• [  pū chī  ]
  • ㄆㄨ ㄔ
  • RHY BHGJ

扑蚩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见“扑哧”。

引证解释

⒈  见“扑哧”。

扑蚩(pu chi)同音词

  • 1、扑赤[pū chì ]

    1.象声词。多形容笑声。

  • 2、扑抶[pū chì ]

    1.杖击﹐鞭打。

  • 3、扑吃[pū chī ]

    1.见"扑哧"。

  • 4、扑哧[pū chī ]

    拟声词:扑哧一笑|扑哧一声,车胎的气跑了。

  • 5、扑嗤[pū chī ]

    1.见"扑哧"。

  • 6、扑褫[pū chǐ ]

    1.犹宰割。

  • 7、铺迟[pū chí ]

    1.见"铺持"。

  • 8、铺持[pū chí ]

    1.亦作"铺尺"。亦作"铺迟"。 2.指可作衣服补钉或鞋底铺衬的布片﹑布块或碎布。

  • 9、铺尺[pū chǐ ]

    1.见"铺持"。

  • 10、噗哧[pū chī ]

    1.象声词。 2.犹唠叨。

扑蚩词语接龙

  • 1、1.粗陋恶劣。蚩﹐通"媸"。
  • 2、1.即蚩尤。
  • 3、1.愚昧;鄙陋。
  • 4、1.见"蚩蚩氓"。
  • 5、1.见"蚩儜"。
  • 6、1.亦作"蚩狞"。 2.庸劣;丑恶。蚩﹐通"媸"。
  • 7、1.粗野拙劣。蚩﹐通"媸"。 2.嗤笑鄙视。蚩﹐通"嗤"。
  • 8、1.讥嘲鄙薄。蚩﹐通"嗤"。
  • 9、1.敦厚貌。一说﹐无知貌。 2.惑乱貌;纷扰貌。 3.象声词。
  • 10、1.犹侮弄。
  • 11、1.古称三苗﹑九黎的首领为蚩尤﹐因用"蚩旗"贬称异族的旗帜。
  • 12、1.象声词。
  • 13、1.愚人。
  • 14、1.侮辱;欺压。
  • 15、1.痴呆。
  • 16、1.痴愚狂妄。
  • 17、1.即鸱尾。古代屋脊上的鱼尾形饰物。
  • 18、1.传说中的怪兽名。旧时多以为屋脊的饰物。
  • 19、1.讥笑;嘲笑。蚩﹐通"嗤"。
  • 20、1.欺惑;欺侮。
  • 21、1.丑陋与美好。
  • 22、1.无知平庸貌。
  • 23、1.传说中的古代九黎族首领。以金作兵器﹐与黄帝战于涿鹿﹐失败被杀。但古籍所载﹐说法不一:(1)炎帝臣。见《逸周书.尝麦》﹑《太平御览.兵部一》引《世本》宋衷注﹑《庄子.盗跖》陆德明释文。(2)黄帝臣。见《管子.五行》﹑《越绝书.计倪内经》。(3)古庶人。见《周礼.春官.肆师》贾公彦疏引《五经音义》。(4)九黎之君。见《书.吕刑》陆德明释文﹑《吕氏春秋.荡兵》﹑《战国策.秦策》高诱注。(5)古天子。见《山海经.大荒北经》﹑《史记.高祖本纪》裴骃集解引《汉书》应劭注。 2.恶人的代称。 3.借指雾或兵气。
  • 24、1.嗤笑谴责。蚩﹐通"嗤"。

扑蚩的相关查询

扑蚩的意思解释、扑蚩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