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zài sān  ]
  • ㄗㄞˋ ㄙㄢ
  • GMF DG
  • 副词

再三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一次又一次;多次。

再三强调。

over and over again;

引证解释

⒈  第二次第三次;一次又一次;一遍又一遍。

《易·蒙》:“初筮告,再三瀆,瀆则不告。”
孔颖达 疏:“师若迟疑不定,或再或三,是褻瀆,瀆则不告。”
《史记·孔子世家》:“﹝ 齐 ﹞陈女乐文马於 鲁 城南 高门 外。 季桓子 微服往观再三,将受。”
唐 李白 《南阳送客》诗:“挥手再三别,临岐空断肠。”
《老残游记》第二回:“管事的再三挽留不住,只好当晚设酒饯行。”
朱自清 《背影》:“他再三嘱咐茶房,甚是仔细。”

⒉  犹言非常,极其。

唐 刘知几 《史通·本纪》:“霸王 者,即当时诸侯,诸侯而称本纪,求名责实,再三乖繆。”
清 李渔 《奈何天·狡脱》:“未曾过门的时节,我替那女子十分担忧,又与这村郎再三害怕,不知进门的时节,怎生吵闹,何计调停。”

国语辞典

⒈  屡次,一次又一次。也作「再四」、「再三再四」。

《文选·古诗十九首·西北有高楼》:「一弹再三叹,慷慨有余哀。」
《儒林外史·第一回》:「危老先生再三打躬辞了,方才上轿回去。」

几次 一再

英语翻译

over and over again, again and again

德语翻译

maintes fois, avec insistance

法语翻译

immer wieder , abermalig (Adj)​, vielfach (Adj)​, -

再三(zai san)同音词

  • 1、在三[zài sān ]

    1.《国语.晋语一》:"'民生于三,事之如一。'父生之,师教之,君食之。非父不生,非食不长,非教不知,生之族也,故壹事之,唯其所在,则致死焉。"韦昭注:"三,君﹑父﹑师也。"后以"在三"为礼敬君﹑父﹑师的典故。

再三词语接龙

  • 1、1.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的略称。
  • 2、1.佛教语。指身业﹑口业﹑意业。佛教认为造业将引生种种果报。 2.佛教语。指善业﹑恶业和无记业(即非善非恶之业)。
  • 3、1.三世。 2.指荠﹑葶苈﹑菥蓂三种野菜。 3.犹言三杯。
  • 4、1.传说中的天一﹑地一﹑太一三神。 2.道家语。指由精﹑神﹑气三者混而为一之道。 3.指基督教所宣称的三位一体之说。
  • 5、1.梵文Tricīvara的意译。佛教比丘穿的三种衣服。一种叫僧伽棃,即大衣或名众聚时衣,在大众集会或行授戒礼时穿着;一种叫郁多罗僧,即上衣,礼诵﹑听讲﹑说戒时穿着;一种叫安陀会,日常作业和安寝时穿用,即内衣。亦泛指僧衣。
  • 6、1.指古名医矫氏﹑俞氏﹑卢氏。《列子.力命》:"季梁得疾,七日大渐……终谒三医:一曰矫氏,二曰俞氏,三曰卢氏,诊其所疾。"后泛指良医。
  • 7、1.指卿﹑大夫﹑士。以其皆为君所揖礼,故云。
  • 8、1.礼之三仪。 2.谓天﹑地﹑人。 3.观察天文的仪器,即黄道仪。唐天文学家李淳风设计制造。表里三重,状如十字,由六合仪﹑三辰仪﹑四游仪三部分构成,铜质。贞观七年制成,置于凝晖阁,用以测候,已亡失。见《新唐书.天文志一》。
  • 9、1.古代居住在浙江东南沿海的三个部族,是百越的一支。
  • 10、1.夏﹑商﹑周三代行灌祭时所用的三种酒器。
  • 11、1.谓三度或多次罢官。语出《论语.公冶长》:"令尹子文三仕为令尹,无喜色;三已之,无愠色。"
  • 12、1.犹三禽。
  • 13、1.指汉中牟令鲁恭行德政而出现的三种奇迹。
  • 14、1.《连山》﹑《归藏》﹑《周易》的合称。 2.三种容易之事。"三易"所指,随文而异。 3.三次变换。
  • 15、1.谓直﹑谅﹑多闻。语本《论语.季氏》:"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 2.借指良友。 3.指梅﹑竹﹑石。
  • 16、1.古代的战船。因有大﹑中﹑小之分,故称三翼。《文选.张协<七命>》:"尔乃浮三翼,戏中沚。"李善注:"《越絶书》伍子胥《水战兵法内经》曰:大翼一艘,长十丈;中翼一艘,长九丈六尺;小翼一艘,长九丈。"后诗文多以指轻舟。
  • 17、1.《易》卦的三阴爻,合之则为《坤》卦。亦象盛阴之气。 2.中医用语。指六经中的太阴﹑少阴﹑厥阴。可分为三对六脉:手太阴肺经,足太阴脾经,手少阴心经,足少阴肾经,手厥阴心包经,足厥阴肝经。
  • 18、1.三种罪过。
  • 19、1.谓三度任令尹。
  • 20、1.南朝宋周续之﹑刘遗民﹑陶渊明皆不应征命,号浔阳三隐。 2.南朝梁刘吁﹑阮孝绪﹑刘歊皆不仕,时都下谓之三隐。
  • 21、1.古代宴饮礼节。食毕进酒漱口谓之酳,有安食养乐之义。"三酳"即第三次进酒。
  • 22、1.古代皮衣上的饰物。 2.三位英才。
  • 23、1.宋张先的别号。
  • 24、1.亦称"三雍宫"。 2.汉时对辟雍﹑明堂﹑灵台的总称。

再三的相关查询

再三的意思解释、再三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