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sān yǐ  ]
  • ㄙㄢ 一ˇ
  • DG NN

三已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谓三度或多次罢官。语出《论语·公冶长》:“令尹子文三仕为令尹,无喜色;三已之,无愠色。”

引证解释

⒈  谓三度或多次罢官。

语出《论语·公冶长》:“令尹 子文 三仕为令尹,无喜色;三已之,无愠色。”
唐 刘禹锡 《酬李相公喜归乡国自巩县夜泛洛水见寄》诗:“且无三已色,犹泛五湖舟。”
清 姚莹 《与余小坡书》:“夫不有身为贵卿,三已之不愠者乎!”

三已(san yi)同音词

  • 1、三一[sān yī ]

    1.传说中的天一﹑地一﹑太一三神。 2.道家语。指由精﹑神﹑气三者混而为一之道。 3.指基督教所宣称的三位一体之说。

  • 2、三衣[sān yī ]

    1.梵文Tricīvara的意译。佛教比丘穿的三种衣服。一种叫僧伽棃,即大衣或名众聚时衣,在大众集会或行授戒礼时穿着;一种叫郁多罗僧,即上衣,礼诵﹑听讲﹑说戒时穿着;一种叫安陀会,日常作业和安寝时穿用,即内衣。亦泛指僧衣。

  • 3、三医[sān yī ]

    1.指古名医矫氏﹑俞氏﹑卢氏。《列子.力命》:"季梁得疾,七日大渐……终谒三医:一曰矫氏,二曰俞氏,三曰卢氏,诊其所疾。"后泛指良医。

  • 4、三揖[sān yī ]

    1.指卿﹑大夫﹑士。以其皆为君所揖礼,故云。

  • 5、三仪[sān yí ]

    1.礼之三仪。 2.谓天﹑地﹑人。 3.观察天文的仪器,即黄道仪。唐天文学家李淳风设计制造。表里三重,状如十字,由六合仪﹑三辰仪﹑四游仪三部分构成,铜质。贞观七年制成,置于凝晖阁,用以测候,已亡失。见《新唐书.天文志一》。

  • 6、三夷[sān yí ]

    1.古代居住在浙江东南沿海的三个部族,是百越的一支。

  • 7、三彝[sān yí ]

    1.夏﹑商﹑周三代行灌祭时所用的三种酒器。

  • 8、三弋[sān yì ]

    1.犹三禽。

  • 9、三异[sān yì ]

    1.指汉中牟令鲁恭行德政而出现的三种奇迹。

  • 10、三易[sān yì ]

    1.《连山》﹑《归藏》﹑《周易》的合称。 2.三种容易之事。"三易"所指,随文而异。 3.三次变换。

三已词语接龙

  • 1、1.见"已否"。
  • 2、1.已是。
  • 3、1.既定。 2.一定。
  • 4、①罢了;算了: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 ②副词。不久:已而相如出,望见廉颇|已而得舟,避渚洲,出北海。
  • 5、1.罢了。
  • 6、1.亦作"已不"。 2.与否。
  • 7、1.罢了。
  • 8、1.算了。
  • 9、1.以后;以来。
  • 10、1.犹以来。
  • 11、1.业已经过;业已经历。 2.副词。表示事情完成或时间过去。
  • 12、1.已成。 2.已经如此,既成事实。
  • 13、1.以后。 2.多;馀。表示约数。
  • 14、1. 副词。旋即,不久。如:已乃发前兵。——清·邵长蘅《青门剩稿》。如:已乃劝输巨室。。
  • 15、1.亦作"已若"。 2.许与不许;许或不许。
  • 16、已经成事实;已经这样:宁防患于未然,勿苛责于已然。
  • 17、1.见"已诺"。
  • 18、1.过甚,太过。
  • 19、1.往事。
  • 20、1.以前。 2.以后。
  • 21、1.已经。表示事情完成或时间过去。
  • 22、1.已,休止。迭用以加重语气。
  • 23、1.完了;逝去。 2.语气词。用于句末,与"矣"同义。 3.叹词。罢了,算了。
  • 24、知数1. 已经知道的数。

三已的相关查询

三已的意思解释、三已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