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sān yì  ]
  • ㄙㄢ 一ˋ
  • DG JQR

三易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连山》、《归藏》、《周易》的合称。

⒉  三种容易之事。“三易”所指,随文而异。

⒊  三次变换。

引证解释

⒈  《连山》、《归藏》、《周易》的合称。相传《连山》、《归藏》为 夏、商 之《易》,书已失传。参阅 清 皮锡瑞 《经学通论·论<连山><归藏>》。

《周礼·春官·太卜》:“掌三《易》之法,一曰《连山》;二曰《归藏》;三曰《周易》。”

⒉  三种容易之事。“三易”所指,随文而异。

《韩非子·用人》:“君人者释三易之数而行……明主之表易见,故约立;其教易知,故言用;其法易为,故令行。”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文章》:“沉隐侯 曰:‘文章当从三易:易见事,一也;易识字,二也;易读诵,三也。’”

⒊  三次变换。

宋 苏轼 《东坡志林·李氏子再生说冥间事》:“吾坐用檀越钱物,已三易毛矣。”
清 黄钧宰 《金壶七墨·木工》:“今 程氏 园三易主人矣,破栋頽垣,不可以居。”

三易(san yi)同音词

  • 1、三一[sān yī ]

    1.传说中的天一﹑地一﹑太一三神。 2.道家语。指由精﹑神﹑气三者混而为一之道。 3.指基督教所宣称的三位一体之说。

  • 2、三衣[sān yī ]

    1.梵文Tricīvara的意译。佛教比丘穿的三种衣服。一种叫僧伽棃,即大衣或名众聚时衣,在大众集会或行授戒礼时穿着;一种叫郁多罗僧,即上衣,礼诵﹑听讲﹑说戒时穿着;一种叫安陀会,日常作业和安寝时穿用,即内衣。亦泛指僧衣。

  • 3、三医[sān yī ]

    1.指古名医矫氏﹑俞氏﹑卢氏。《列子.力命》:"季梁得疾,七日大渐……终谒三医:一曰矫氏,二曰俞氏,三曰卢氏,诊其所疾。"后泛指良医。

  • 4、三揖[sān yī ]

    1.指卿﹑大夫﹑士。以其皆为君所揖礼,故云。

  • 5、三仪[sān yí ]

    1.礼之三仪。 2.谓天﹑地﹑人。 3.观察天文的仪器,即黄道仪。唐天文学家李淳风设计制造。表里三重,状如十字,由六合仪﹑三辰仪﹑四游仪三部分构成,铜质。贞观七年制成,置于凝晖阁,用以测候,已亡失。见《新唐书.天文志一》。

  • 6、三夷[sān yí ]

    1.古代居住在浙江东南沿海的三个部族,是百越的一支。

  • 7、三彝[sān yí ]

    1.夏﹑商﹑周三代行灌祭时所用的三种酒器。

  • 8、三已[sān yǐ ]

    1.谓三度或多次罢官。语出《论语.公冶长》:"令尹子文三仕为令尹,无喜色;三已之,无愠色。"

  • 9、三弋[sān yì ]

    1.犹三禽。

  • 10、三异[sān yì ]

    1.指汉中牟令鲁恭行德政而出现的三种奇迹。

三易词语接龙

  • 1、1. 安适,舒服。如:审容膝之易安。——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 2、1.改变初衷。
  • 3、1.更换储君。
  • 4、1.《周易》的组成部分。对《经》而言,故曰《传》。亦称《十翼》。包括《彖传》上下篇﹑《象传》上下篇﹑《系辞》上下篇﹑《文言》﹑《序卦》﹑《说卦》﹑《杂卦》。《史记》称《易大传》。是儒家学者对古代占筮用书《周易》所作的各种解释。旧传孔子所作,不足信。大抵是战国末期或秦汉之间的作品。
  • 5、1.更换朝代。
  • 6、1. 解带。如:遂易带。——唐·李朝威《柳毅传》。
  • 7、1.《周易》之道。 2.谓互易其处境。
  • 8、1.互换所处的地位。 2.交换土地。
  • 9、1.改变既定的天命。
  • 10、1.改正补充;更换。
  • 11、1.改革,变革。
  • 12、1.《易》的封象。
  • 13、1.帝王更改年号。
  • 14、1.交换;更换。
  • 15、1.平易简约。 2.谓宽和﹐不固执。
  • 16、1.季节变换。 2.改变气节操守。
  • 17、1. 中国儒家经典之一,分《经》、《传》两部分,《经》据传为周文王所作,由卦、爻两种符号重叠演成64卦、384爻,依据卦象推测吉凶。今本《易经》通过释经表达哲学观点,包含世界观、伦理学说和丰富的朴素辩证法,从而在中国哲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 18、1.犹容易。
  • 19、1.根据《易》理占卜。
  • 20、1.平易和乐。
  • 21、1.《易》的义理。
  • 22、1.平易良善。
  • 23、1.同"易良"。 2.谅,通"良"。
  • 24、1.轻率怠慢。

三易的相关查询

三易的意思解释、三易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