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jié cí  ]
  • ㄐ一ㄝˊ ㄘˊ
  • AB PYNK

节祠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在清明等节日致祭。

引证解释

⒈  在清明等节日致祭。

宋 朱熹 《答窦文卿书》:“熹 家则废四时正祭,而犹存节祠,只有深衣凉衫之属,亦以义起,无正礼可考也。节祠见 韩魏公 祭式。”

节祠(jie ci)同音词

  • 1、阶次[jiē cì ]

    1.等级次序。

  • 2、节次[jié cì ]

    1.逐次;逐一。 2.程序;次序。

  • 3、讦辞[jié cí ]

    1.抨击﹑激切之词。

  • 4、解词[jiě cí ]

    1.即解状。

  • 5、解祠[jiě cí ]

    1.谓以祠祭解罪求福。

  • 6、介词[jiè cí ]

    用在名词、代词或名词性词组的前边,合起来表示方向、对象等的词,如‘从、自、往、朝、在、当(方向、处所或时间),把、对、同、为(对象或目的),以、按照(方式),比、跟、同(比较),被、叫、让(被动)’。

  • 7、介次[jiè cì ]

    1.市亭之属。周代市官听讼之所。

  • 8、借词[jiè cí ]

    从另一种语言中吸收过来的词。参看〖外来语〗。

  • 9、藉词[jiè cí ]

    1.托词;借口。

节祠词语接龙

  • 1、1.古代兵将出战,陈于近郊,杀牲飨士卒,谓之"祠兵"。《公羊传.庄公八年》:"甲午祠兵。祠兵者何?出曰祠兵,入曰振旅。其礼一也,皆习战也。"何休注:"礼,兵不徒使,故将出兵必祠于近郊,陈兵习战,杀牲飨士卒。"王闿运《丁文诚诔》:"曾选士于衡湘,截粤饷以祠兵。"一说,祠兵即治兵。
  • 2、1.官名。三国魏尚书有祠部曹,掌礼制,历代因之。北周始改为礼部。隋唐别置祠部曹,属于礼部,掌祠祀﹑天文﹑漏刻﹑国忌﹑庙讳﹑卜祝﹑医药等,及僧尼簿籍。宋元迭有变革,明改为祠祭司。
  • 3、1.祠部机构。隋唐时属礼部。
  • 4、1.祀神的地方。
  • 5、1.祭神乞福。
  • 6、1.祀典,有关祭祀的典制。
  • 7、1.指祠堂,神庙。
  • 8、1.掌管祭祀之官。
  • 9、1.犹祠堂。
  • 10、1.祭祀。
  • 11、1.管理祠堂的人。
  • 12、1.以祭品祀神灵祖先。
  • 13、1.道徒设坛祈祷。
  • 14、1.祭祀时所用的器具。或称祠器。
  • 15、1.祭神求福。
  • 16、1.即祠禄。
  • 17、1.官名。宋制,大臣罢职,令管理道教宫观,以示优礼,无职事,但借名食俸,谓之"祠禄"。
  • 18、1.祠堂,庙堂。
  • 19、1. 祠堂与坟墓。
  • 20、1.祭器。
  • 21、1.祭神祈求。
  • 22、1.祭祀的仪容。
  • 23、1.祭祀以报神恩。
  • 24、1.祭礼,祭祀之事。

节祠的相关查询

节祠的意思解释、节祠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