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bàn dào  ]
  • ㄅㄢˋ ㄉㄠˋ
  • UG UT
  • 名词

半道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半路,中途。

引证解释

⒈  半路,中途。

《战国策·燕策一》:“於是因令其妾酌药酒而进之。其妾知之,半道而立。”
北周 庾信 《和灵法师游昆明池》诗:“半道闻荷气,中流觉水寒。”
清 俞樾 《茶香室丛钞·注辇国鹦鹉》:“此国在海西,距 中州 四十一万里,舟行半道,过 西王母,三年,乃达 番禺 也。”
华山 《大戈壁之夜》:“可是大戈壁没人烟,还难得找到泉水,半道上出了毛病,很危险。”

半道(ban dao)同音词

  • 1、绊倒[bàn dǎo ]

    1.行走时足受阻而跌倒。

  • 2、扳倒[bān dǎo ]

    1.用力拧转使之倒翻;翻倒。 2.打倒。

  • 3、扳道[bān dào ]

    扳动道岔使列车由一组轨道转到另一组轨道上:~工。

  • 4、阪道[bǎn dào ]

    1.山路。

  • 5、板刀[bǎn dāo ]

    1.短柄的窄而长的刀。

  • 6、办道[bàn dào ]

    1.修道﹐学道。

  • 7、半岛[bàn dǎo ]

    三面临水一面连接大陆的陆地,如我国的辽东半岛、雷州半岛等。

半道词语接龙

  • 1、1.道士修道所居之室。
  • 2、1.语出《韩非子.喻老》:"子夏见曾子。曾子曰:'何肥也?'对曰:'战胜故肥也。'曾子曰:'何谓也?'子夏曰:'吾入见先王之义则荣之,出见富贵之乐又荣之,两者战于胸中,未知胜负,故臞。今先王之义胜,故肥。'"后以"道肥"谓道义制胜,心安理得。
  • 3、1.路费;盘缠。
  • 4、1.道德风操。 2.谓超凡脱俗的风貌。 3.谓诸凡道家之教义及其生活实践等。
  • 5、1.谓赐道士以封号。
  • 6、1.道教与佛教的合称。
  • 7、1.佛教的事业。 2.僧道的服装。亦指家居穿的道袍。
  • 8、1.野草塞路而难于通行。
  • 9、1.清时道一级地方政府,或该级政府的行政长官。
  • 10、1.古代行政区域道的副长官。
  • 11、1.道德之纲要。 2.佛教语。修"八正道"的纲要。
  • 12、1.英语dog的音译。谓狗。
  • 13、1.治道的根本。 2.修道的根底。
  • 14、1.犹道观。
  • 15、1.道路旁边的水沟。
  • 16、1.女道士。
  • 17、1.称说古乐的道理。 2.称道古代;谈论过去。
  • 18、1.修道者的气质。
  • 19、1.叙说故旧之情。
  • 20、1.道教的庙。
  • 21、1.掌道教之官。 2.对僧道的敬称。
  • 22、1.道士戴的帽子。
  • 23、1.即道观。 2.指宫中藏书与着书之处。
  • 24、1.高尚的道德﹑正确的主张得到发扬和传颂。

半道的相关查询

半道的意思解释、半道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