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dào fǔ  ]
  • ㄉㄠˋ ㄈㄨˇ
  • UT OW

道府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清时道一级地方政府,或该级政府的行政长官。

引证解释

⒈  清 时道一级地方政府,或该级政府的行政长官。

《清史稿·世祖纪一》:“兵兴以来,地荒民逃,流离无告。其令所在有司广加招徠,给以荒田,永为口业,六年之后,方议徵租。各州县以招民劝耕之多寡、道府以责成催督之勤惰为殿最。岁终,抚按考核以闻。”
易宗夔 《新世说·假谲》:“未几 杨 巡抚 广东,即保荐 王 同往,以道府用,洊升两司。”
何刚德 《春明梦录》卷下:“御史辗转一二十年,亦不过得道府而去。”

道府(dao fu)同音词

  • 1、道服[dào fú ]

    1.佛教的事业。 2.僧道的服装。亦指家居穿的道袍。

  • 2、道茀[dào fú ]

    1.野草塞路而难于通行。

  • 3、道副[dào fù ]

    1.古代行政区域道的副长官。

  • 4、祷福[dǎo fú ]

    1.祷祝求福。

  • 5、倒伏[dǎo fú ]

    1.农作物因植株纤弱,支持不住叶子和穗的重量而倾斜歪倒。

  • 6、倒洑[dǎo fù ]

    1.水回旋倒流。

  • 7、刀斧[dāo fǔ ]

    1.刀和斧子。古代刑具。亦借指严刑。

道府词语接龙

  • 1、1.胸中的底蕴。
  • 2、1.晋南北朝时,诸王﹑三公及将军开府者,得自委任属官,其授官之辞书于板上,故开府者授官称"府板"。
  • 3、1.称他人家书的敬词。
  • 4、1.魏晋至隋唐时军府所属之兵统称府兵。 2.一种兵制名称。详"府兵制"。
  • 5、1.古时指国家的仓库。
  • 6、1.旧时国家储存文书﹑财物之所。亦指贮藏的财物。 2.腑脏。五脏六腑的总称。府,通"腑",藏,通"脏"。
  • 7、1.指府署的一个部门。 2.指府署的僚属。
  • 8、1.指明清知府衙门的差役。
  • 9、1.官署;王府。 2.指公府的厅堂。
  • 10、1.太守的属官。 2.汉代西域各国王室的行政首长。 3.明代顺天﹑应天二府,清代顺天﹑奉天二府皆置府丞,为府尹副职。又明代詹事府﹑清代宗人府等亦有府丞。
  • 11、旧时指府一级的行政机构所在的城市。
  • 12、一种平纹棉织品,质地细密平滑,有光泽,多用来做衬衣。
  • 13、1.知府的佐贰官,如同知﹑通判。宋赵与时《宾退录》卷一:"三司副使曰簉,通判曰倅……簉﹑倅皆副贰之称。"
  • 14、府第。
  • 15、贵族官僚或大地主的住宅。
  • 16、1.六朝称府署幕僚为府端。
  • 17、1.府。
  • 18、1.宋时显贵邸宅中的侍从。干,干办。
  • 19、1.六朝时王府僚属称其主为府公;唐﹑五代时,官府幕僚沿旧习,称节度使﹑观察使为府公。 2.泛称府﹑州级的长官。
  • 20、1.官职。 2.州府的长官。
  • 21、1.官署;官舍。
  • 22、1.即王府。诸王受有封国,故称王府为府国。
  • 23、1.官员的加衔。所加衔大多是比本职高的中央官员的名号。
  • 24、1.军户的一种。指北魏时隶属于军府﹑世代执兵役的人户。

道府的相关查询

道府的意思解释、道府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