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dào fù  ]
  • ㄉㄠˋ ㄈㄨˋ
  • UT GKL

道副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古代行政区域道的副长官。

引证解释

⒈  古代行政区域道的副长官。

元 姚燧 《河南道劝农副使白公墓碣铭》:“出僉 陕西 汉中道 提刑按察司事, 燧 亦为其道副,故得详西土所为。”

道副(dao fu)同音词

  • 1、道服[dào fú ]

    1.佛教的事业。 2.僧道的服装。亦指家居穿的道袍。

  • 2、道茀[dào fú ]

    1.野草塞路而难于通行。

  • 3、道府[dào fǔ ]

    1.清时道一级地方政府,或该级政府的行政长官。

  • 4、祷福[dǎo fú ]

    1.祷祝求福。

  • 5、倒伏[dǎo fú ]

    1.农作物因植株纤弱,支持不住叶子和穗的重量而倾斜歪倒。

  • 6、倒洑[dǎo fù ]

    1.水回旋倒流。

  • 7、刀斧[dāo fǔ ]

    1.刀和斧子。古代刑具。亦借指严刑。

道副词语接龙

  • 1、1.科举时代会试或乡试取士,除正榜外另取若干名,列为副榜。始于元至正八年。明永乐中会试有副榜,给下第举人以作官的机会。嘉靖中有乡试副榜,名在副榜者准作贡生,称为副贡。清只限乡试有副榜,可入国子监肄业。
  • 2、①著作原稿以外的誊录本:《永乐大典》~。 ②文件正本以外的其他本:照会的~。
  • 3、1.皇帝的从车。 2.谓帝婿。 3.清代称乡试的副榜贡生。
  • 4、1.皇帝的从车。
  • 5、修饰或限制动词和形容词,表示范围、程度等,而不能修饰或限制名词的词,如‘都、只、再三、屡次、很、更、越、也、还、不、竟然、居然’等。
  • 6、1.次要。
  • 7、1.附添的供品。 2.卿大夫之子。 3.妾。
  • 8、1.元杂剧脚色名。仅见于《元曲选》本《货郎旦》一剧,由副旦扮张三姑,自第二折以下主唱全折。此剧另有明脉望馆抄本,脚色安排是:正旦在第一折扮李彦和妻刘氏,第二折以下均扮张三姑。一般认为,副旦名目可能为《元曲选》编者臧懋循杜撰。
  • 9、1.帮助主人接待宾客的人。
  • 10、1.殿中侍御史的别称。
  • 11、1.见"副贰"。
  • 12、1.辅佐。 2.指辅弼重臣。 3.亦作"副二"。指副职,属僚。 4.特指太子,储君。 5.犹副本。 6.王后的头饰。
  • 13、1.谓副本。
  • 14、1.谓替换的衣服。
  • 15、1.次于正歌之曲。 2.分节歌曲中歌词主要部分以外词句不变的部分,称为副歌。多用于结尾处。
  • 16、1.清代科举取士,在乡试中备取的列入副榜,得入太学肄业,称为副贡。
  • 17、旧时军队中办理行政事务的军官。
  • 18、见‘霓’。
  • 19、1.犹副君。
  • 20、1.王后的首饰和上服。
  • 21、1.古代贵族妇女的头饰。编发为假髻称副,假髻上所插的簪称笄。
  • 22、官名。南宋武职的一种,位在统制、统领、正将下。清代隶于总兵,理一协军务。又漕运总督下设副将,掌催护粮船等事。
  • 23、架子花的旧称。
  • 24、1.宋杂剧﹑金院本的主要脚色。由参军戏中的参军演变而来。任务是在剧中做滑稽表演。 2.元杂剧和清传奇中居次要地位的净脚。 3.俗称"二面"﹑"二花脸"﹑"架子花脸"。传统戏曲脚色行当。大都表演净脚中性格粗豪爽直的人。

道副的相关查询

道副的意思解释、道副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