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lí zhēnɡ  ]
  • ㄌ一ˊ ㄓㄥ
  • TQT ABI

黎蒸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见“黎烝”。

引证解释

⒈  见“黎烝”。

黎蒸(li zheng)同音词

  • 1、礼正[lǐ zhènɡ ]

    1.谓礼仪之正道。

  • 2、丽整[lì zhěnɡ ]

    1.华丽而工整。

  • 3、丽正[lì zhènɡ ]

    1.附着于正道。语本《易.离》:"日月丽乎天,百谷草木丽乎土,重明以丽乎正,乃化成天下。" 2.绚丽雅正。 3.见"丽正修书院"。

  • 4、力争[lì zhēnɡ ]

    ①极力争取:~上游 ㄧ~超额完成生产任务。 ②极力争辩:据理~。

  • 5、力征[lì zhēnɡ ]

    1.以武力征伐。

  • 6、力正[lì zhènɡ ]

    1.谓以强力争取。 2.以武力征伐。

  • 7、力证[lì zhènɡ ]

    有力的证据。

  • 8、力政[lì zhènɡ ]

    1.以武力为政,暴政。 2.努力于政事。

  • 9、黎烝[lí zhēnɡ ]

    1.亦作"黎蒸"。 2.黎民,众民。

  • 10、藜烝[lí zhēnɡ ]

    1.见"藜蒸"。

黎蒸词语接龙

  • 1、1.谓与母辈或晩辈亲属淫乱。
  • 2、1.进献。
  • 3、1.食品名。即馒头。
  • 4、1.谓蚕种在卵布中已发蒸成病。
  • 5、1.本指秋冬二祭。后泛指祭祀。
  • 6、在液体表面发生的汽化现象。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液体温度越高、表面积越大、液面上方该物质的蒸气密度越小,则蒸发越快。液体蒸发时要吸收热量。
  • 7、1. 用于蒸制食品的锅。
  • 8、1.即裹蒸。一种用竹箨裹着糯米﹑糖等物蒸成的食品。
  • 9、1.冬祭。
  • 10、1.见"蒸藜"。
  • 11、1.百姓,黎民。
  • 12、1.煮野菜。 2.古传孔子弟子曾参因其妻蒸藜不熟而出之。见《孔子家语.七十二弟子解》及汉班固《白虎通.谏诤》。后人用以指代妇人的过失或作出妻的典故时多误"藜"为"梨"。
  • 13、一种分离液体混合物的方法。把混合液加热至沸,利用其各种组分沸点的不同,达到部分乃至全部分离的目的。有简单蒸馏、精馏、蒸汽蒸馏等。广泛应用于化工、食品、冶金等工业。
  • 14、1.用竹篾﹑木片等制成的蒸食物用的器具。
  • 15、1.闷热。
  • 16、1.众民;百姓。
  • 17、1.[方]∶白馒头。如:如今的孩子,蒸馍都不爱吃。
  • 18、1.上升的气体。 2.液体或固体(如水﹑汞﹑苯﹑碘)因蒸发﹑沸腾或升华而变成的气体。
  • 19、水蒸气。
  • 20、1.百姓。
  • 21、1.尘土。
  • 22、1.民众;百姓。
  • 23、1.闷热而潮湿。 2.湿热。中医学上所指的一种病理现象。
  • 24、1. 包括地面蒸发和植物散发在内的土壤水分损失。

黎蒸的相关查询

黎蒸的意思解释、黎蒸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