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zhēnɡ lí  ]
  • ㄓㄥ ㄌ一ˊ
  • ABI TJS

蒸梨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见“蒸藜”。

引证解释

⒈  见“蒸藜”。

蒸梨(zheng li)同音词

  • 1、蒸黎[zhēnɡ lí ]

    1.百姓,黎民。

  • 2、蒸藜[zhēnɡ lí ]

    1.煮野菜。 2.古传孔子弟子曾参因其妻蒸藜不熟而出之。见《孔子家语.七十二弟子解》及汉班固《白虎通.谏诤》。后人用以指代妇人的过失或作出妻的典故时多误"藜"为"梨"。

  • 3、争理[zhēnɡ lǐ ]

    1.犹言争端。 2.据理相争。

  • 4、争立[zhēnɡ lì ]

    1.争夺王位。

  • 5、争利[zhēnɡ lì ]

    1.争夺利益。 2.争取军事优势。多指争占有利地形,争取有利地位。

  • 6、征理[zhēnɡ lǐ ]

    1.召见审问。

  • 7、征吏[zhēnɡ lì ]

    1.谓召用佐吏。

  • 8、征利[zhēnɡ lì ]

    1.取利。

  • 9、整厘[zhěnɡ lí ]

    1.整顿改革。

  • 10、整理[zhénɡ lǐ ]

    ①整顿,使有条理、有秩序:整理行装|整理图书|整理资料|整理房间。 ②料理;处理:你们用心整理,明日五更,来讨回报|张顺选四尾大的把柳条穿了,先教李逵来亭上整理。 ③整治;修理:这双鞋,经他一番整理,又像新的了。

蒸梨词语接龙

  • 1、1.亦作"梨颊"。 2.指梨实表面。 3.借指女子的面颊。
  • 2、1.亦作"梨颗"。 2.梨子。因其呈颗状,故称。
  • 3、1.亦作"棃栗"。 2.梨树与栗树。 3.指梨子与栗子。
  • 4、1.亦作"棃氓"。 2.黎民,民众。梨,通"黎"。
  • 5、1.亦作"棃萌"。 2.梨,通"黎";萌,通"氓"。黎民,民众。
  • 6、1.亦作"棃面"。 2.以刀划面。我国古代匈奴回鹘等民族的风俗,凡遇大忧大丧,就用刀划表示哀痛。梨,通"剺"。
  • 7、1.梨子去核后所做成的成圈形果脯。
  • 8、1.梨子皮和核之间的部分。亦指用此部分所制的果脯。
  • 9、1.梨花。
  • 10、1.梨实表面的雅称。
  • 11、1.亦作"棃庶"。 2.黎庶,百姓。梨,通"黎"。
  • 12、1.梨花。因梨花色白如霜,故称。 2.指霜。因霜白如梨花,故称。
  • 13、1.用梨子所做的条状果脯。
  • 14、1.亦作"棃筒"。 2.古代焰火的一种。
  • 15、1.小梨。
  • 16、1.亦作"梨窝"。 2.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十二:"胡淡庵十年贬海外,北归之日,饮于湘潭胡氏园,题诗云:'君恩许归此一醉,傍有梨颊生微涡。'谓侍妓黎倩也。"后因以"梨涡"指酒涡。亦借指美女。
  • 17、1.见"梨涡"。
  • 18、1.梨花。梨花色白﹑片小,犹如雪花,故称。
  • 19、1.梨花。
  • 20、1.亦作"棃元"。 2.黎元,民众。梨,通"黎"。
  • 21、据说唐玄宗曾教乐工、宫女在‘梨园’演习音乐舞蹈。后来沿用梨园为戏院或戏曲界的别称:~界。
  • 22、1.指梨花。 2.指梨花云。用唐王建梦见梨花云事典。
  • 23、①梨子和枣子:岁熟梨枣繁。 ②古时印书刻板多用梨木或枣木,因以“梨枣”代称书板:虞山汲古阁,梨枣灿春云。
  • 24、1.亦作"棃子"。 2.梨树的果实。

蒸梨的相关查询

蒸梨的意思解释、蒸梨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