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bǐ xiān  ]
  • ㄅ一ˇ ㄒ一ㄢ
  • XX TFQ

比先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从前,过去。

引证解释

⒈  从前,过去。

《水浒传》第二回:“俺道是甚么 高殿帅,却原来正是 东京 幇闲的‘圆社’ 高二,比先时曾学使棒。”
《水浒传》第十八回:“我比先曾跟一个赌汉去投奔他,因此认得。”
明 于谦 《广西蛮贼疏》:“又况各项贼寇,比先俱係良民。”

国语辞典

⒈  原先、从前。元·杨文奎元·史九敬先也作「比先时」。

《儿女团圆·楔子》:「这家私比先家兄在时,原无积趱,都是我苦挣下的。」
《庄周梦·第一折》:「我小人有一件物,还是比先收下的,因无人买的起,出不上银子,小人就不曾卖。」

比先(bi xian)同音词

  • 1、逼限[bī xiàn ]

    1.强迫限定。

  • 2、鄙县[bǐ xiàn ]

    1.边鄙小县。

  • 3、诐憸[bì xiān ]

    1.指谄佞奸邪的世俗之论。

  • 4、币献[bì xiàn ]

    1.贡献礼物。

  • 5、必先[bì xiān ]

    1.唐时应试举子相互间的一种称谓。谓其登第必在同辈之先,有推敬之意。 2.以称下第的同人。

  • 6、毕现[bì xiàn ]

    1.全部显露;毕真。

  • 7、碧鲜[bì xiān ]

    1.青翠鲜润的颜色。 2.语出晋左思《吴都赋》:"檀栾婵娟,玉润碧鲜。"原用以形容竹的色泽。后因以"碧鲜"为竹的别名。

  • 8、碧藓[bì xiǎn ]

    1.青苔。 2.指绿竹。 3.喻霉斑。

  • 9、蔽贤[bì xián ]

    1.埋没贤能的人。

  • 10、避贤[bì xián ]

    1.犹让贤。

比先词语接龙

  • 1、1.先人的官职。
  • 2、1.先立志向。 2.乘胜之志。 3.先人的遗志。
  • 3、1.古代礼制,天子出行,先置供具于前。
  • 4、1.古代家臣称大夫的祖先为先主。 2.大夫自称其亡父或祖先。 3.开国君主。亦以称三国蜀刘备。
  • 5、1.谓必须先办的事。
  • 6、1.祖先的产业。
  • 7、1.犹先贤。
  • 8、1.泛指祖先。 2.称亡父。 3.称丈夫的亡父。
  • 9、1.先已;本已。
  • 10、1.祖先。 2.称已故的祖父。
  • 11、1.谓亡母。
  • 12、1.依次排列于前者。 2.对前辈的尊称。 3.唐代同时考中进士的人相互敬称先辈。 4.对文人的敬称。
  • 13、1.谓重视根本。
  • 14、1.亡母。 2.先祖之母。
  • 15、1.南朝宋刘义庆《世语新语.赏誉》"少为王敦所叹"刘孝标注引《晋阳秋》:"刘琨与亲旧书曰:'吾枕戈待旦,志枭逆虏,常恐祖生先吾箸鞭耳。'"后因以"先鞭"为先行﹑占先的典实。
  • 16、1.古代传说始教民育蚕之神。相传周制王后享先蚕,以后历代封建王朝由皇后主祭先蚕。
  • 17、1.谓预知。
  • 18、1.亦作"先唱"。 2.率先倡导。
  • 19、1.见"先倡"。
  • 20、1.前朝,多指上一个朝代。 2.指先帝。
  • 21、1.古代臣于君前称自己已死的祖先﹑父亲为"先臣"。
  • 22、1.先人所遗的田地。
  • 23、1.炊事创始者,后祀为炊事之神。
  • 24、1.茶的异名。 2.犹早春。

比先的相关查询

比先的意思解释、比先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