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bì xiàn  ]
  • ㄅ一ˋ ㄒ一ㄢˋ
  • TMH FMU

币献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贡献礼物。

引证解释

⒈  贡献礼物。

《周礼·天官·内府》:“凡四方之币献之金玉齿革兵器,凡良货贿,入焉。”
郑玄 注:“诸侯朝聘所献国珍。”
宋 王安石 《南郊进奉状》:“切睹燎烟之盛,式修币献之常。”

币献(bi xian)同音词

  • 1、逼限[bī xiàn ]

    1.强迫限定。

  • 2、鄙县[bǐ xiàn ]

    1.边鄙小县。

  • 3、诐憸[bì xiān ]

    1.指谄佞奸邪的世俗之论。

  • 4、必先[bì xiān ]

    1.唐时应试举子相互间的一种称谓。谓其登第必在同辈之先,有推敬之意。 2.以称下第的同人。

  • 5、毕现[bì xiàn ]

    1.全部显露;毕真。

  • 6、碧鲜[bì xiān ]

    1.青翠鲜润的颜色。 2.语出晋左思《吴都赋》:"檀栾婵娟,玉润碧鲜。"原用以形容竹的色泽。后因以"碧鲜"为竹的别名。

  • 7、碧藓[bì xiǎn ]

    1.青苔。 2.指绿竹。 3.喻霉斑。

  • 8、蔽贤[bì xián ]

    1.埋没贤能的人。

  • 9、避贤[bì xián ]

    1.犹让贤。

  • 10、避嫌[bì xián ]

    避开嫌疑。

币献词语接龙

  • 1、1.进入新的一年;岁首正月。
  • 2、1.犹擂台。用来角技﹑比武的高台。
  • 3、1.露出身体。
  • 4、1.见"献可替否"。
  • 5、1.古代负土献神,建庙祈福的一种活动。
  • 6、1.奉承阿谀。
  • 7、1.春秋时楚人卞和得宝玉,先后献给楚厉王﹑武王,都被认为欺诈,被截去双脚。到楚文王即位,和抱玉璞哭于荆山下,楚王使人剖璞加工,果得宝玉。事见《韩非子.和氏》。后因以"献玉"为典,谓向君主或朝廷献才智。
  • 8、1.指进献食物给皇上。
  • 9、1.献酒。
  • 10、1.古称酒席上的主人。
  • 11、1.谓古祭礼中主人向司祭人进酒。 2.进献祝词。
  • 12、1.谓观裸状之罪。 2.呈现某种形态;做出某种姿态。 3.投献的状纸。
  • 13、1.即牺尊。祭祀用的一种酒器。
  • 14、1.《后汉书.朱浮传》:"往时辽东有豕,生子白头,异而献之。行至河东,见群豕皆白,懐惭而还。"后因以"献豕"表示奉献的才能﹑物品等非常平凡,不足称奇。
  • 15、寿1.献礼祝寿。
  • 16、1.进献书籍。多指民间进献佚书。 2.指把自己着的书题献给别人。 3.奉上书札;上书。多指向有地位者陈述意见。
  • 17、1.供奉煮熟的祭品。
  • 18、1.进献意见。语出汉班固《东都赋》:"娄敬度势而献其说,萧公权宜而拓其制。"
  • 19、1.指进献猎获物。
  • 20、1.进劝善之言。
  • 21、1.犹献酒。
  • 22、1.进献;奉上。
  • 23、1.把自己的全部精力或生命都献出来。
  • 24、1.祭神。

币献的相关查询

币献的意思解释、币献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