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yīn yà  ]
  • 一ㄣ 一ㄚˋ
  • VL GO

姻亚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亦作“姻娅”。亦作“婣娅”。

⒉  有婚姻关系的亲戚。

引证解释

⒈  亦作“姻婭”。亦作“婣婭”。有婚姻关系的亲戚。

《诗·小雅·节南山》:“琐琐姻亚,则无膴仕。”
《左传·昭公二十五年》:“为父子、兄弟、姑姊、甥舅、昏媾、姻亚,以象天明。”
杜预 注:“婿父曰姻,两婿相谓曰亚。”
晋 庾亮 《让中书令表》:“臣於陛下,后之兄也,姻婭之嫌,实与骨肉中表不同。”
《周书·陈忻传》:“忻 与 韩雄 里閈姻婭,少相亲昵。”
宋 王明清 《挥麈后录》卷三:“方通,兴化 人,与 蔡元长 乡曲婣婭之旧, 元长 荐之以登要路。”
清 李渔 《意中缘·悟诈》:“兴匆匆最称心的婚嫁,冷清清不倸人的姻婭。”
章炳麟 《訄书·定版籍》:“桂芬(冯桂芬 )于 苏州 仕宦为达,诸世族皆姻婭。”

姻亚(yin ya)同音词

  • 1、姻娅[yīn yà ]

    泛指姻亲:与子姻娅间,既亲亦有故。

  • 2、印押[yìn yā ]

    1.指印章和押字。

  • 3、喑哑[yīn yǎ ]

    1.哑巴,口不能言。 2.谓沉默不语。 3.嘶哑。

  • 4、喑痖[yīn yǎ ]

    1.见"喑哑"。

  • 5、禋雅[yīn yǎ ]

    1.南朝梁雅乐歌名。

  • 6、阴崖[yīn yá ]

    1.背阳的山崖。

  • 7、阴哑[yīn yǎ ]

    1.指声音阴沉低哑。

  • 8、胤雅[yìn yǎ ]

    1.乐章名。南朝梁《三朝雅乐》之一,沈约为之作歌辞,皇太子出入时奏之。

  • 9、垠崖[yín yá ]

    1.犹悬崖。 2.边际。

  • 10、寅雅[yín yǎ ]

    1.古乐曲名。

姻亚词语接龙

  • 1、1.同一流人物。
  • 2、1.即阿婆。对老年妇人的尊称。
  • 3、1.周制,卿分上﹑中﹑下三级,次者为中卿,又称亚卿。 2.唐以后太常寺等官署少卿的别称。
  • 4、1.类似,好似。
  • 5、1.谓道德才智仅次于圣人。 2.指道德才智仅次于圣人的人。 3.指某一技艺仅次于前代圣手的人。 4.特指孟子。元文宗时,封孟轲为邹国亚圣公;明世宗时,去其封号,只称亚圣。
  • 6、1.副帅。
  • 7、1.类似,好像。
  • 8、1.冬至。
  • 9、1.指职位仅次于宰相的官。古称宰相为台辅。因以谓仅次于其位者为亚台。 2.唐代御史大夫的别称。
  • 10、1.见"亚駝"。
  • 11、1.亦作"亚驼"。 2.神名。宋代出现《诅楚文》刻石三起,其文皆为秦王告求大神制克楚兵。唯大神名称,三刻石各异,其一为亚駝。亚駞,即《礼记.祀器》中所言恶池(今之滹沱河),盖以水名为神名。
  • 12、1.一种名贵的香料。
  • 13、1.柯尔克孜语。万岁。
  • 14、1.古代祭祀时献酒三次,第二次献酒称"亚献"。
  • 15、1.指官位次于丞相的大臣。 2.指继先人而居相位的人。 3.御史大夫的别称。秦汉时,御史大夫为丞相之副,丞相缺人,常以之递升,故唐以后有此别称。
  • 16、1.指古青铜器上的"亚"字形饰纹。
  • 17、1.形容中间细两头粗的样子。
  • 18、1.少尹的别称。
  • 19、1.谓名列第二。 2.明清时报子对乡试第一名解元以下举人的恭维称呼。
  • 20、全称“亚细亚洲”。在东半球的东北部,北、东、南三面分别濒临北冰洋、太平洋和印度洋,西靠地中海和黑海。面积4400万平方千米。人口3296亿(1992年),是世界上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洲。地形起伏大,山地和高原占全洲面积的75%。地势中部高,四周较低。全洲跨寒、温、热三带,气候复杂多样。森林和水能资源以及农产品和石油、镁、铁、锡等矿产资源丰富。居民以黄种人为主,约占全洲人口的60%以上,其次是白种人,黑种人很少。共有近五十个国家和地区。
  • 21、1.周代辅助太祝的祭祀之官。
  • 22、1.谓依次铺排。
  • 23、《圣经》中的人物。据《创世纪》记载,上帝用泥土造出了男人亚当,又用亚当的肋骨造出了女人夏娃。后来亚当、夏娃偷吃了伊甸园的禁果,被上帝赶到大地上,于是他们就在大地上生活,繁衍后代。
  • 24、1.谓声誉﹑地位并列,同等。

姻亚的相关查询

姻亚的意思解释、姻亚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