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shì yì  ]
  • ㄕˋ 一ˋ
  • GK TWC

事役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劳役。

⒉  政务;公务。

⒊  指战事。

引证解释

⒈  劳役。

汉 徐干 《中论·民数》:“事役既均,故民尽其心而人尽其力。”
《晋书·唐彬传》:“﹝ 邓艾 ﹞又好施事役,数劳众力。”

⒉  政务;公务。

《魏书·阳固传》:“既无事役,遂闔门自守,著《演賾赋》,以明幽微通塞之事。”
宋 欧阳修 《六一诗话》:“京师輦轂之下,风物繁富,而士大夫牵於事役,良辰美景罕获宴游之乐。”
宋 杨万里 《宿度息》诗:“我行以事役,云行亦忙为?”

⒊  指战事。

《三国志·吴志·鲁肃传》:“周瑜 病困,上疏曰:‘当今天下,方有事役,是 瑜 乃心夙夜所忧。’”

事役(shi yi)同音词

  • 1、事宜[shì yí ]

    关于事情的安排和处理:研究干部任免事宜。

  • 2、事义[shì yì ]

    1.指文章的思想内容。 2.事理;情理。 3.谓以典故比喻事物的意义。 4.指典故的意义。

  • 3、事意[shì yì ]

    1.事情的意义。 2.用意;意图。 3.犹事情,事务。

  • 4、施医[shī yī ]

    1.进行医治。 2.谓免费给人治病。

  • 5、施遗[shī yí ]

    1.施舍赠送。

  • 6、施以[shī yǐ ]

    1.给予。

  • 7、施易[shī yì ]

    1.移易交换。

  • 8、施翼[shī yì ]

    1.张开翅膀。形容伸展﹐散布。

  • 9、世议[shì yì ]

    1.世人的评论。

  • 10、世役[shì yì ]

    1.人世间的事务。

事役词语接龙

  • 1、1.服劳役勤务的士兵。宋代兵制有禁兵﹑厢兵﹑役兵﹑民兵之别。役兵以游民充任,专事一业,如给漕挽,修河防,养国马等。
  • 2、1.车名。供役之车,庶人所乘。
  • 3、1.谓供使令之臣。
  • 4、1.服役与征户税。
  • 5、1.服劳役者。
  • 6、1.谓为法令所役使。 2.差役之法。
  • 7、1.劳役和战费。亦指战费。
  • 8、1.服役的人。 2.泛指操贱役者。 3.詈词。贱货﹑贱胚。
  • 9、1.劳役赋税。
  • 10、1.闾里中负责差役的人户。 2.服役之人户。
  • 11、1.犹效力。
  • 12、1.谓役使小民而获利。
  • 13、1.服贱役的人。 2.谓服役。
  • 14、1.服兵役的年龄。
  • 15、1.役使,驱遣。
  • 16、1.犹役思。
  • 17、1.清制,各衙门书吏供职满五年,得分别情况,或考或免,谓之役满。役满人员由吏部铨定选用。参阅《清会典.吏部六.铨政》。
  • 18、1.犹役户。指寻常百姓家。
  • 19、1.牵引梦魂。
  • 20、1.服役的人。 2.役使平民。
  • 21、1.代替劳役的税钱。宋制,凡应服劳役者可输钱免役。
  • 22、1.供役使的人。 2.役使人。 3.犹役户。
  • 23、1.身执劳事;劳身。
  • 24、1.犹劳神。

事役的相关查询

事役的意思解释、事役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