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dǐ duì  ]
  • ㄉ一ˇ ㄉㄨㄟˋ
  • RQA CF

抵对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敌对;对抗。

⒉  答对。

引证解释

⒈  敌对;对抗。

宋 司马光 《乞不贷故斗杀札子》:“你共我不是抵对,休扯着我。”
元 孟汉卿 《魔合罗》第四折:“你道是便死呵则是屈,硬抵对不招实。”
《东周列国志》第一〇八回:“今日数十万之众,如 泰山 般压将下来,如何不怕,何人敢与他抵对。”

⒉  答对。

元 郑廷玉 《后庭花》第四折:“我问在当厅无言抵对,他和你可曾説来歷?”
《醒世恒言·张淑儿巧智脱杨生》:“这正是和尚借我家的本钱。若母亲问起,我自有言抵对。”
《快心编三集》第二回:“假若被 刘 家抢去,日后大爷回来,将何抵对。”

国语辞典

⒈  回答、应对。

元·郑廷玉《后庭花·第四折》:「你从头至尾说真实,可怎生只恁的难分细,我问在当厅无言抵对,他和你可会说来历。」
《水浒传·第六二回》:「虚事难入公门,实事难以抵对。你若做出事来,送了我的性命。」

抵对(di dui)同音词

  • 1、地碓[dì duì ]

    1.即碓。舂米用具。

  • 2、抵兑[dǐ duì ]

    1.犹抵换。

  • 3、敌对[dí duì ]

    ①当作仇敌看待:敌对势力。 ②对抗:你用什么本事敌对坏人?

抵对词语接龙

  • 1、下棋。也指球类比赛。
  • 2、1.犹对偶;相对举出。
  • 3、1.原指古代诗文中字数相同﹑文意相对的句子。魏晋以来﹐文人学士讲究声韵骈俪﹐对句在形式上渐趋格律化。近体诗兴起后﹐因称律诗的中间两联(颔联﹑颈联)为对句。 2.指对联。
  • 4、①(车船等)由两个地点相向开行。 ②印刷上指相当于整张纸的二分之一。 ③对半分配,即双方各占一半。
  • 5、1.犹对质。 2.对照比较。 3.锁合。
  • 6、①对立起来相持不下:阶级~ㄧ不能对同志的批评抱~情绪。 ②抵抗:武装~。
  • 7、1.旧时私塾中的一种功课﹐即对对子。
  • 8、对口1中医指生在脑后、部位跟口相对的疽。也叫脑疽。 对口2 [duìkǒu]①相声、山歌等的一种表演方式,两个人交替着说或唱:~相声ㄧ~山歌。 ②(~儿)互相联系的两方在工作内容和性质上相一致:工作~ㄧ专业~ㄧ~协作。 ③(味道)合口:这几个菜都不~。
  • 9、指两军相持,也用于下棋、赛球等:两军~ㄧ中国队将于明天与日本队~。
  • 10、1.共同审理。 2.犹对质。
  • 11、①两种事物或一种事物中的两个方面之间的相互排斥、相互矛盾、相互斗争:~面ㄧ~物ㄧ~的统一 ㄧ不能把工作和学习~起来看。 ②互相抵触;敌对:~情绪。
  • 12、(~儿)写在纸上、布上或刻在竹子上、木头上、柱子上的对偶语句。
  • 13、1.对门的邻居。
  • 14、液体或气体中较热的部分和较冷的部分通过循环流动使温度趋于均匀,是流体传热的主要方式。
  • 15、①合于需要;合于要求:~产品ㄧ这种货运到山区可不~。 ②对劲①:他觉得干这个工作挺~。
  • 16、1.互相议论;辩论。
  • 17、1.旧时宫中称医者切脉为对脉﹐后亦通行于民间。
  • 18、(~儿)①大门相对:~对户。 ②大门相对的房子:别看他俩住~,平常可很少见面 ㄧ我们家~新搬来一家广东人。
  • 19、①(~儿)对过:他家就在我家~。 ②正前方:~来了一个人。 ③(~儿)面对面:这事儿得他们本人~儿谈。
  • 20、1.对答君命。 2.抵命;拚命。
  • 21、1. 属于或发生于特定民族或主权国家的权力、管辖、组织界限范围之内的。如:对内政策。
  • 22、1.周年。
  • 23、修辞方式,用对称的字句加强语言的效果。如:下笔千言,离题万里。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参看〖律诗〗、〖骈文〗。
  • 24、1.见"对偶"。

抵对的相关查询

抵对的意思解释、抵对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