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yǒu yú  ]
  • 一ㄡˇ ㄩˊ
  • DC GF

友于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尚书·君陈》:“惟孝友于兄弟”。后割裂用典,以“友于”代“兄弟”

朱鲔涉血于友于。——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

brother;

引证解释

⒈  后即以“友于”为兄弟友爱之义。

《书·君陈》:“惟孝友于兄弟。”
《后汉书·史弼传》:“陛下隆於友于,不忍遏絶。”
《魏书·良吏传·宋世景》:“世景 友于之性,过絶於人,及 道璵 死,哭之哀切。”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向杲》:“﹝ 向杲 ﹞与庶兄 晟,友于最敦。”

⒉  借指兄弟。

三国 魏 曹植 《求通亲亲表》:“今之否隔,友于同忧。”
唐 白居易 《东南行一百韵》:“万里抛朋侣,三年隔友于。”
清 昭槤 《啸亭杂录·亲骨肉》:“其连枝友于之爱,实后世所罕见也。”

国语辞典

⒈  本指兄弟相处弥笃。语出后用为兄弟间的称呼。唐·白居易〈东南行〉:「万里抛朋侣,三年隔友于。」

《书经·君陈》:「惟孝友于兄弟。」
《文选·曹植·求通亲亲表》:「今之否隔,友于同忧。」

友于(you yu)同音词

  • 1、幽隅[yōu yú ]

    1.僻静处。

  • 2、幽愚[yōu yú ]

    1.幽暗愚昧。多用为自谦之辞。

  • 3、幽圄[yōu yǔ ]

    1.牢狱。

  • 4、幽郁[yōu yù ]

    1.犹忧郁。 2.茂盛貌。

  • 5、幽狱[yōu yù ]

    1.囚于监狱。 2.地狱。

  • 6、冘豫[yóu yù ]

    1.犹豫,迟疑不定貌。

  • 7、优余[yōu yú ]

    1.安逸,有馀暇。 2.绰有馀力。

  • 8、优与[yōu yǔ ]

    1.从优给予。 2.谓宽容。

  • 9、犹与[yóu yǔ ]

    1.犹豫。

  • 10、牖育[yǒu yù ]

    1.诱导培养。牖﹐通"诱"。

友于词语接龙

  • 1、1.亦作"于腮"。 2.多须貌。一说白头貌。 3.借指髭须。
  • 2、1.同"于此"。
  • 3、1.即于公。
  • 4、1.亦作"于窴"。 2.古西域国名,在今新疆和田一带。
  • 5、1.见"于阗"。
  • 6、1.虎的别称。
  • 7、1.《于蔿于》之省称。
  • 8、1.见"于戏"。
  • 9、1.亦作"于熙"。 2.犹于乎。感叹词。
  • 10、1.观察。于,语助词。
  • 11、1.安然自得貌。
  • 12、1.从此;于此。
  • 13、1.犹言于何。在何处。 2.犹言于何。用什么。 3.犹言至于。 4.犹是以。
  • 14、1.行役。谓因兵役﹑劳役或公务奔走在外。
  • 15、1.亦作"于悒"。 2.忧郁烦闷。 3.犹呜咽。
  • 16、1.见"于邑"。
  • 17、1.相和之声。
  • 18、1.自得貌。 2.相属貌。 3.多难貌,屈曲貌。
  • 19、1.古族名。分布在今浙江省境内。 2.指其所居之地。唐独孤及《题思禅寺上方》诗:"眇眇于越路﹐茫茫香草青。"一说即吴越。 3.官名。契丹最尊之职,辽太祖即位前即因战功显赫拜于越,后以于越受禅称帝。辽设大于越府,大于越无所职掌,其位则居南﹑北大王上,非有大功者不授。参阅《辽史.太祖纪上》﹑《百官志一》与《国语解》。
  • 20、1.人名。传说为始制鞋者。
  • 21、1.西汉于定国张释之的并称。二人先后于文帝景帝时任廷尉,执法皆审慎。后因以"于张"称决狱审慎,执法公正者。
  • 22、1.歌曲名。
  • 23、1.远行。
  • 24、1.安置。《公羊传.哀公六年》:"景公死而舍立,陈乞使人迎阳生于诸其家。"何休注:"于诸,置也,齐人语也。"一说"诸"语中助词,见刘淇《助字辨略》卷一。

友于的相关查询

友于的意思解释、友于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