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bā fān  ]
  • ㄅㄚ ㄈㄢˊ
  • WT ATO

八蕃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谓八方蛮夷之地。

⒉  唐代谓高丽、真腊、波斯、吐蕃、坚昆、突厥、契丹、靺鞨为八蕃。

引证解释

⒈  谓八方蛮夷之地。

晋 左思 《魏都赋》:“搦 秦 起 赵,威振八蕃。”

⒉  唐 代谓 高丽、真腊、波斯、吐蕃、坚昆、突厥、契丹、靺鞨 为八蕃。

《新唐书·西域传赞》:“东至 高丽,南至 真腊,西至 波斯、吐蕃、坚昆,北至 突厥、契丹、靺鞨,谓之‘八蕃’。”

八蕃(ba fan)同音词

  • 1、八番[bā fān ]

    1.元代对居住于今贵州省贵阳﹑惠水一带少数民族的总称。包括小龙番﹑大龙番﹑卧龙番﹑程番﹑洪番﹑方番﹑石番和卢番。元至元十六年(1279年)于其地设八番罗甸等军民宣慰使司。

八蕃词语接龙

  • 1、1.屏障。蕃,通"藩"。
  • 2、1.变迁;变化。蕃,通"番"。
  • 3、1.犹藩屏。蕃,通"藩"。
  • 4、1.宋代在边境地区招募少数民族组成的边境守军。蕃,通"番"。
  • 5、1.海外入境的船舶。蕃,通"番"。
  • 6、1.蕃衍昌盛。
  • 7、1.唐宋时广州﹑扬州等地外商入口贸易,设蕃坊以供聚居,其掌理公务者,名曰"蕃长"。蕃,通"番"。
  • 8、1.指异国之朝廷。蕃,通"番"。
  • 9、1.藩屏之臣;大臣。蕃,通"藩"。
  • 10、1.茂盛;兴旺。
  • 11、1.犹繁多。
  • 12、1.唐宋时代供外国商人聚居的场所。广州﹑扬州﹑泉州等港口城市均有设置。蕃,通"番"。
  • 13、1.同"藩服"。
  • 14、1.捍卫辅助。蕃,通"藩"。
  • 15、1.增殖。 2.丰盛。
  • 16、1.周代指夷服﹑镇服﹑蕃服。建于九州以外的国家。蕃,通"番"。 2.泛称中国以外的国家。 3.即诸侯国。蕃,通"藩"。
  • 17、1.藩屏;护卫。蕃,通"藩"。
  • 18、1.同"蕃扞"。
  • 19、1.薄荷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四.薄荷》。
  • 20、1.盛开之花。喻青春。
  • 21、1.吐谷浑与吐蕃。泛指我国西北部的少数民族。
  • 22、1.古代指最远的地方。蕃,通"藩"。
  • 23、1.即番匠。唐代轮班到官府工场服役的工匠。为手工劳动者的一种徭役。蕃,通"番"。参见"番匠"。
  • 24、1.古代对外国商旅的泛称。蕃,通"番"。

八蕃的相关查询

八蕃的意思解释、八蕃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