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fān bì  ]
  • ㄈㄢˊ ㄅ一ˋ
  • ATO AIT

蕃蔽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屏障。蕃,通“藩”。

引证解释

⒈  屏障。蕃,通“藩”。

汉 桓宽 《盐铁论·击之》:“抚从方国,以为蕃蔽。”
《后汉书·南匈奴传》:“於是款 五原 塞,愿永为蕃蔽,扞御北虏。”

蕃蔽(fan bi)同音词

  • 1、犯跸[fàn bì ]

    1.冲犯皇帝的车驾。

  • 2、凡笔[fán bǐ ]

    1.谓普通人的笔迹。

  • 3、凡鄙[fán bǐ ]

    1.平庸鄙陋。

  • 4、凡蔽[fán bì ]

    1.平常破旧。亦指平常破旧之物。

  • 5、藩蔽[fān bì ]

    1.古代用施漆的苇席制成的车蔽。 2.屏障。

  • 6、烦鄙[fán bǐ ]

    1.繁杂卑俗。

  • 7、烦敝[fán bì ]

    1.诸多弊病。

  • 8、烦弊[fán bì ]

    1.众多的弊害;弊害繁多。

  • 9、反鼻[fǎn bí ]

    1.蝮蛇的别名。

  • 10、反比[fán bǐ ]

    ①两个事物或一事物的两个方面,一方 发生变化,其另一方随之起相反的变化,如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体力反而逐渐衰弱,就是反比。 ②把一个比的前项作为后项,后项作为前项,所构成的比和原来的比互为反比。如9:3和3:9互为反比。

蕃蔽词语接龙

  • 1、1.犹昏昧。
  • 2、1.敝陋菲薄。蔽,通"敝"。
  • 3、1.弊病,缺点。
  • 4、1.谓掩饰过错和坏行为。
  • 5、〈书〉形容树干树叶微小。
  • 6、1.同"蔽芾"。
  • 7、1.犹抵罪。
  • 8、1.亦作"蔽锢"。 2.迂拙固执。 3.掩盖;隐匿。
  • 9、1.见"蔽固"。
  • 10、1.亦作"蔽捍"。 2.屏障;屏藩。 3.遮拦;护卫。
  • 11、1.见"蔽扞"。
  • 12、1.掩护;庇护。
  • 13、1.犹蒙蔽。 2.谓受蒙蔽而昏暗。 3.隐覆晦涩。
  • 14、1.蒙蔽迷惑。
  • 15、1.元代武士穿的一种便服。
  • 16、1.谓因遮蔽而半隐半现。
  • 17、1.冠冕前后悬垂的玉饰。借指皇帝面前。语出《孔子家语.入官》:"古者圣主冕而前旒,所以蔽明。"
  • 18、1.瞭望观察敌情的望楼。 2.大盾。古代防御性的兵器。
  • 19、1.茂盛。
  • 20、1.掩盖他人的美德﹑长处。
  • 21、1.蒙昧,闭塞愚昧。 2.蒙蔽。
  • 22、1.隐匿贤能和良善。 2.遮掩眼光。
  • 23、1.也称障泥。垂于马腹两旁用以蔽尘土者。
  • 24、隐瞒;掩饰;隐藏:上下蔽匿|全心在中,不可蔽匿。

蕃蔽的相关查询

蕃蔽的意思解释、蕃蔽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