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bái mào  ]
  • ㄅㄞˊ ㄇㄠˋ
  • RRR MHJ

白帽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即白纱帽。

⒉  白色帽子。

⒊  白布帽。旧时丧服。俗称白包头。

⒋  指回民。回族戴白包帽,故称。

⒌  现代医务、饮食等行业的工作帽。

引证解释

⒈  即白纱帽。参见“白纱帽”。

《宋书·明帝纪》:“坐定, 休仁 呼主衣白帽代之,令备羽仪。”

⒉  白色帽子。

唐 杜甫 《别董颋》诗:“当念著白帽,采薇青云端。”
宋 梅尧臣 《次韵和吴正伸以予往南陵见寄兼惠新酝早蟹》:“入门得寄诗,欲览整白帽。”

⒊  白布帽。旧时丧服。俗称白包头。

《南史·梁安成康王秀传》:“及薨, 四川 人裂裳为白帽哀哭以迎送之。”
清 魏源 《默觚下·治篇二》:“商君 车裂而 秦 人不怜, 武侯 则巷祭路哭,白帽成俗。”

⒋  指 回 民。回族戴白包帽,故称。

清 黄遵宪 《乌之珠歌》:“黄巾甫平白帽扰,战马每岁从周旋。”

⒌  现代医务、饮食等行业的工作帽。

沈从文 《三三》:“坐了一会儿,出来了一个穿白袍戴白帽、装扮古怪的女人。”
《新民晚报》1983.12.11:“别看这水饺摊是简陋的披棚,走进去一看,在工作的社员个个头戴白帽,身穿白服,桌净地洁。”

白帽(bai mao)同音词

  • 1、白毛[bái máo ]

    1.白色的毛。 2.指白发。 3.指白色霉菌。 4.茶名。

  • 2、白茅[bái máo ]

    俗称“茅草”。单子叶植物,禾本科。多年生草本。地下有根状茎。叶线形或披针形。花穗上密生白毛。广泛分布于亚洲、欧洲、非洲温带和热带地区。全草可作牧草,也可造纸。嫩穗俗称“茅针”,可生食。根状茎又叫“茅根”,可制糖或酿酒;也可入药,能清热、利尿、止血等。

  • 3、白旄[bái máo ]

    1.古代的一种军旗。竿头以牦牛尾为饰﹐用以指挥全军。 2.喻出师征伐。

  • 4、白髦[bái máo ]

    1.见"白眊"。

  • 5、白茆[bái máo ]

    1.见"白茅"。

白帽词语接龙

  • 1、1.宋代士大夫的一种服装。
  • 2、1.帽子伸出的前檐,形如舌状,可用来遮挡日光。
  • 3、1.加于帽外的衣饰。
  • 4、1.放帽的器具。多为瓷制,中空,圆柱形。
  • 5、1.见"帽檐"。
  • 6、1.缀在帽前装饰用的翡翠珠玉等物。
  • 7、1.戴在头上保暖﹑防雨﹑遮日光或装饰的用品。 2.指罩或套在器物上方,形状与用途似帽子的东西。 3.指文章开头的引子﹑套语。 4.指所加的罪名或坏名义。
  • 8、1.盈满貌。《淮南子.修务训》:"且夫身正性善,发愤而成仁,帽凭而为义。"高诱注:"帽凭,盈满积思之貌。"一说慷慨貌。
  • 9、1.见"帽裙"。
  • 10、1.亦作"帽帬"。亦作"帽裠"。 2.古代帽沿上下垂的绢帛,用以遮挡风尘。
  • 11、1.见"帽裙"。
  • 12、1. 系于颏的下方或前方的带子。
  • 13、1.即铆钉。因其头形如帽,故名。
  • 14、1.帽的顶端。 2.帽子顶上所缀的结子或珠宝。
  • 15、1.即风帽。
  • 16、1.安在制服帽前正中的徽章。 2.缀在帽上的珠宝类饰物。
  • 17、1.安在帽子前面正中的徽章。
  • 18、1.置于几案上,可照出人头面的镜子。
  • 19、1.没有帽檐帽舌的硬壳帽子,帽顶上一般缀有硬疙瘩。
  • 20、1.盛放帽子用的箱形器物。可防止帽子变形。体积较大。
  • 21、子头1.见"帽子"。
  • 22、儿光1.见"帽儿光光"。
  • 23、儿头1.方言。指大碗中盛得堆尖的白米饭。
  • 24、光光1.见"帽儿光光"。

白帽的相关查询

白帽的意思解释、白帽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