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máo xī  ]
  • ㄇㄠˊ ㄒ一
  • ETGN NIT

毛犀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即披毛犀。古哺乳动物。大小和现代犀牛相似,全身披着长毛,生活于第四纪时的寒冷地带,已绝种。

⒉  即牦牛。

引证解释

⒈  即披毛犀。古哺乳动物。大小和现代犀牛相似,全身披着长毛,生活于第四纪时的寒冷地带,已绝种。

⒉  即牦牛。参见“牦牛”。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兽二·犛牛》:“犛者,髦也。其髦可为旌旄也。其体多长毛,而身角如犀,故曰毛犀。”

国语辞典

⒈  一种古代哺乳动物。与现今犀牛大小相似。参见「披毛犀」条。

毛犀(mao xi)同音词

  • 1、毛息[máo xī ]

    1. 约计的利息。

  • 2、毛席[máo xí ]

    1.毡的别名。

  • 3、冒袭[mào xí ]

    1.冒名承袭。 2.盲目承袭。

  • 4、贸袭[mào xí ]

    1.谓案情复杂而长期积压未了结。

毛犀词语接龙

  • 1、1.用犀角制的毛笔管。亦借指毛笔。
  • 2、1.犀牛所发的光。 2.锐利的眼光。
  • 3、1.即犀甲。函,铠甲。
  • 4、1.犀角燃烧的火焰。喻锐利的目光。
  • 5、1.犀牛皮制的铠甲。犀皮不常有,或用牛皮,亦称犀甲。 2.借指军队。
  • 6、1.用犀角制的诏书封检。借指诏书。
  • 7、1.犀牛角。可入药,也可制器。 2.指额上发际隆起之骨。相士以为贵相。 3.借指笋。
  • 8、1.强兵。
  • 9、1.谓观察事物锐利深刻。
  • 10、1.古时块茶名。
  • 11、锋刃坚固锐利。也形容言辞、目光等尖锐明快:器不犀利|词锋犀利|目光犀利。
  • 12、1.坚固的大盾牌。
  • 13、哺乳纲,奇蹄目,犀科。体长22~45米,重2800~3000千克。体粗壮,毛稀少,皮厚粗糙。吻上有一或两角。以植物为食。栖息于非洲和亚洲,列为国际保护动物。
  • 14、1.强劲的弓弩。
  • 15、1.以犀纹为饰的盘子。
  • 16、1.犀牛皮。 2.见"犀毗"。
  • 17、1.带钩。 2.亦作"犀皮"。漆器的别称。
  • 18、1.亦作"犀兵"。亦作"犀伻"。 2.古时称来使。
  • 19、1.洗儿钱。
  • 20、1.古代传说中的兽名。 2.用犀皮制成的盾牌。语本《国语.吴语》:"建肥胡,奉文犀之渠。"韦昭注:"肥胡,幡也。文犀之渠,谓楯也。文犀,犀之有文理者。" 3.犀甲。 4.借指战士或戎事。
  • 21、1.见"犀燃烛照"。
  • 22、1.坚固锐利。 2.借指精锐部队。
  • 23、1.战国魏官名。公孙衍曾为此官,故借称公孙衍。 2.《史记.张仪列传》:"陈轸曰:'公何好饮也?'犀首曰:'无事也。'"后即以"犀首"指无事好饮之人。
  • 24、1.犀角制的梳子。

毛犀的相关查询

毛犀的意思解释、毛犀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