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jǔ jiè  ]
  • ㄐㄨˇ ㄐ一ㄝˋ
  • IGWG WAJ

举借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借贷;借进巨额款项。

举借外债。

borrow (large sums) money;

引证解释

⒈  借贷。

如:举借外债。

举借(ju jie)同音词

  • 1、桔桀[jú jié ]

    1.高峻幽深貌。

  • 2、菊节[jú jié ]

    1.菊花开放的季节。

  • 3、举节[jǔ jié ]

    1.显示气节;表彰贞节。 2.犹言打拍子。

  • 4、局节[jú jié ]

    1.指狭隘的礼制法度。

  • 5、沮诘[jǔ jié ]

    1.责难,阻挠。

  • 6、沮解[jǔ jiě ]

    1.破坏瓦解。 2.阻格消除。

  • 7、具结[jù jié ]

    旧时对官署提出表示负责的文件:~完案ㄧ~领回失物。

  • 8、具戒[jù jiè ]

    1.见"具足戒"。

  • 9、苴秸[jū jiē ]

    1.古代祭祀时用作陈列祭品的草席。

  • 10、巨杰[jù jié ]

    1.杰出人物。

举借词语接龙

  • 1、1.借取。 2.明代都城居民的杂项科派之一,即按规定向官府无偿地供应某些器物用品。
  • 2、便1.犹得便,得到方便的机会。 2.官吏因地方急需而就便支借官库钱物。
  • 3、1.用补充缺额的名义授予某种官职。 2.指候补官员因本职额满,暂以高品之官衔补低品之缺。
  • 4、1.利用别人的宠荣。
  • 5、1.指为人谋划。
  • 6、1.唐时皇帝于冬至日赐百官辛盘,表示迎新之意,谓之"借春"。参阅唐李淖《秦中岁时记》。 2.借取春光。 3.谓凭借﹑依靠春光。
  • 7、从另一种语言中吸收过来的词。参看〖外来语〗。
  • 8、修辞方式,不直接把所要说的事物名称说出来,而用跟它有关系的另一种事物名称代替它。如‘红领巾参加植树劳动’中的‘红领巾 ’就是代替‘少先队员’。
  • 9、①借(钱):~无门。 ②指簿记或资产表上的借方和贷方。
  • 10、1.征得别国同意后从其境内通过。 2.指盗贼买通兵弁得以自由通过其防地。
  • 11、一个单位临时借用另一单位的工作人员,而不改变其隶属关系。
  • 12、1.谓臆测加以断定。
  • 13、没有本地区正式户口的中、小学生在本地区中、小学就读,叫做借读。没有某校学籍的学生,因故在某校就读,也叫借读。
  • 14、借口某件事:~生事ㄧ~推托。
  • 15、1.古人诗文中的一种对仗方法,可分两类:(1)借音为对。即以一句中某字的同音字与另一句中的字相对。如唐孟浩然《裴司士员司户见寻》诗:"?人具鸡黍,稚子摘杨梅。""杨"音同"羊",借以与"鸡"相对。又如唐刘禹锡《陋室铭》:"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鸿"音同"红",借以与"白"相对。(2)借义为对。即一句中的某字有两个以上的意义,诗中用的是甲义,而借其乙义或丙义与另一句中的字相对。如唐杜甫《曲江》诗之二:"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诗中"寻常"义为平常,但古时八尺为寻,倍寻为常。此即以其长度单位义
  • 16、1.借支。
  • 17、1.以借为名取人钱物。
  • 18、见〖收方〗。
  • 19、访1.犹言拜访,访问。"借"为表敬之辞。
  • 20、1.唐宋时规定官员的服色,四﹑五品服绯,未至五品者特许服绯,称为"借绯"。绯,大红色。《通典.礼二十三》:"开元八年二月﹐敕都督﹑刺史品卑者借绯及鱼袋。"亦称"借牙绯"。牙,即象笏。宋制五品以上用象笏,借绯时并借象笏,故云。
  • 21、1.北曲的套数是由同一宫调的若干曲子按一定规则联缀而成的。在杂剧的套数中有时借用相近宫调的曲子入套,称为借宫。散曲的套数不借宫。如元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套数的曲调是正宫,但其所用曲子中属于正宫的只是前面的《端正好》《滚绣球》《叨叨令》《脱布衫》《小梁州》等几支;后面的《上小楼》《满庭芳》《快活三》《朝天子》《四边静》等属于中吕宫,《耍孩儿》《煞》(包括《五煞》《四煞》《三煞》《二煞》《一煞》)等属于般涉调。这种现象,即称借宫。参阅元周德清《中原音韵》﹑涂宗涛《诗词曲格律纲要》第三章第三节。
  • 22、借口某种原因:~拖延ㄧ他不愿意再跟他们谈下去,就~走了。
  • 23、1.借阅。 2.犹借鉴。 3.犹言试看,有引以为例之意。
  • 24、①分沾他人的利益、好处;沾光:能来这里参观,是借了他哥的光。 ②客套话,用于请别人给自己方便或向人询问:~让我过去ㄧ~,百货大楼在哪儿?

举借的相关查询

举借的意思解释、举借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