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wù chū  ]
  • ㄨˋ ㄔㄨ
  • SGQN SFFN

杌樗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光秃的臭椿树。喻不成材料,没有出息。

引证解释

⒈  光秃的臭椿树。喻不成材料,没有出息。

《西游记》第三九回:“丹母空怀懞懂梦,婴儿长恨杌樗身。必须井底求明主,还要天堂拜老君。”

杌樗(wu chu)同音词

  • 1、鋘锄[wú chú ]

    1.即锄。

  • 2、无处[wú chù ]

    1.无所处。谓没有处置的理由。 2.犹无为,无常。

  • 3、五出[wǔ chū ]

    1.犹五瓣。

  • 4、误触[wù chù ]

    1.无意中触犯。

  • 5、屋除[wū chú ]

    1.屋前的台阶。

  • 6、无出[wú chū ]

    1.别出去。 2.不要交纳。 3.不能超过。 4.谓未生育子女。

  • 7、无储[wú chǔ ]

    1.没有积蓄。 2.犹很少,不多。

  • 8、吴楚[wú chǔ ]

    1.春秋吴国与楚国。 2.泛指春秋吴楚之故地。即今长江中﹑下游一带。 3.指吴地和楚地。比喻不同区域。 4.指汉高祖分封的吴楚诸侯国。

  • 9、五畜[wǔ chù ]

    1.指牛﹑羊﹑猪﹑鸡﹑狗五种家畜。

  • 10、午初[wǔ chū ]

    1.午时初刻。

杌樗词语接龙

  • 1、1.即樗蒲。
  • 2、1.蚕的一种。食臭椿叶。
  • 3、1.犹樗朽。谦词。
  • 4、1.荒村。
  • 5、1.虫名。居樗树上,翅有彩纹。
  • 6、1.樗里疾的省称,战国秦惠王的异母弟。居于樗里,亦自号樗里子。善言词,多智慧,秦人号为"智囊"。参阅《韩非子.外储说右上》﹑《史记.樗里子甘茂列传》。后以指多智的人或出众的智慧。
  • 7、1.即樗栎。
  • 8、1.《庄子.逍遥游》:"吾有大树,人谓之樗,其大本拥肿而不中绳墨,其小枝卷曲而不中规矩,立之涂,匠者不顾。"又《人间世》:"匠石之齐,至于曲辕,见栎社树……曰:'散木也,以为舟则沉,以为棺椁则速腐,以为器则速毁,以为门户则液樠,以为柱则蠹。是不材之木也,无所可用。'"后因以"樗栎"喻才能低下。 2.用为自谦之辞。
  • 9、1.即"樗蒲"。
  • 10、古代的一种游戏,似掷骰子。后也为赌博的通称。
  • 11、1.《庄子·逍遥游》:"吾有大树,人谓之樗。其大本拥肿而不中绳墨……匠者不顾。"《淮南子·齐俗训》:"铅不可以为刀。"后因以"樗铅"比喻材劣不堪用。常为自谦之辞。
  • 12、1.樗木材劣,多被闲置。比喻不为世用,投闲置散。 2.用作谦词。
  • 13、1.指村社。
  • 14、1.衰朽的老翁。
  • 15、1.腐朽的樗木。喻无用之人。常用作自谦之词。
  • 16、散材1.喻无用之材。
  • 17、栎散材樗栎:不成材的树木。比喻平庸无用的人。常用作谦词。
  • 18、栎庸材樗栎:不成材的树木。比喻平庸无用的人。常用作谦词。
  • 19、杵糠1.舂谷杵头上粘着的糠末。可入药。
  • 20、杵声1.以杵捣物声。捣衣声。 2.以杵捣物声。夯土声。
  • 21、杵头1.即杵。舂捣用的棒槌。
  • 22、杵土1.筑土,夯土。
  • 23、杵舞也称“杵乐”。高山族民间传统舞蹈。流行于台湾省日月潭高山族地区。舞者均为女子,三五成群,环绕臼石,双手持一根一人高长杵,上下有节奏地撞击,作舂米状,随之边歌边舞,表现出劳动生活的愉悦。
  • 24、杵药1.捣药。

杌樗的相关查询

杌樗的意思解释、杌樗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