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zhāo zhù  ]
  • ㄓㄠ ㄓㄨˋ
  • JVK AFT
  • 形容词

昭著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明显;显著。

彰明昭著。

obvious;

国语辞典

⒈  明白、显著。

清·梁章巨《归田琐记·卷五·鼇拜》:「迨后罪状昭著,而列圣犹曲加轸念,叠沛恩施。」

明显 显著

⒉  彰显、明示。

《文选·扬雄·剧秦美新》:「臣诚乐昭著新德,光之罔极。」

昭著(zhao zhu)同音词

  • 1、诏祝[zhào zhù ]

    1.祷告。

  • 2、照烛[zhào zhú ]

    1.照耀;照亮;照见。

  • 3、照瞩[zhào zhǔ ]

    1.辉耀。 2.犹关照,施惠。

昭著词语接龙

  • 1、1.用文字表达意见﹑知识﹑思想﹑感情等。 2.著作的成品。 3.见"著作郎"。
  • 2、出名;闻名:中国人民以勤劳勇敢著称于世。
  • 3、1. 载录;记述收录。
  • 4、1. 有名,出名。如:著名人士。
  • 5、1.撰写著作。
  • 6、1.撰写文章;编纂。 2.著作和编纂的成品。
  • 7、1.书或文章的写作者。
  • 8、作郎1.官名。三国魏明帝始置,属中书省,掌编纂国史。其属有著作佐郎(后代或称佐著作郎)﹑校书郎﹑正字等。晋元康中改属秘书省,称为大著作。唐代主管著作局,亦属秘书省。宋元因之,惟宋别有国史院,故著作郎仅参与汇编"日历"(每日时事)等。明代废。亦省称"著作"。
  • 9、作权也称“版权”。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的作者所享有的与自己的作品有关的权利。知识产权的一种。包括下列人身权和财产权:发表权,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使用权和获得报酬权。
  • 10、作等身形容著述极多,迭起来能跟作者的身高相等。
  • 11、作权法也称“版权法”。国家关于确认和保护著作人和其他著作权所有者的著作权权利的法律。是因创作、传播和使用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而产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内容包括著作权主体、著作权客体、著作权内容、著作权限制、著作权继承和转让、侵犯著作权的处罚等。世界上第一部著作权法是英国于1710年颁布的《安妮女王法令》。《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于1990年9月7日通过,1991年6月1日起施行。
  • 12、手成春著手:动手接触。指诗歌格调自然清新。后比喻医术高明。
  • 13、书立说立:创立、提出;说:主张,学说。从事写作,提出自己的主张和学说。
  • 14、述等身著述:编写的著作。写的书摞起来和自己的身高相等。形容著作极多。亦作“著作等身”。
  • 15、于竹帛着:写作。竹帛:竹简和绢。在竹简和绢上写作。指把事物或人的功绩等写入书中。
  • 16、朝离1.即株离。古东方少数民族乐名。
  • 17、枓栱1.斗栱。我国传统木结构建筑中的一种支承构件,主要由斗形木块和弓形肘木纵横交错层叠构成。
  • 18、藷藇1.即薯蓣。
  • 19、藷芋1.即藷藇。
  • 20、藷蔗1.甘蔗。
  • 21、鸀琟1.同"鸀鳿"。 2.鸟名。
  • 22、主诉1.医学上指病人对自我感觉最痛苦的病情的简要叙述。2.主要的诉讼。
  • 23、主题也叫“主题思想”。文艺作品中所蕴含的中心思想。是作品内容的主体和核心。一部作品可以有一个主题,也可以有多个主题。
  • 24、主体①事物的主要部分:合唱队以中学生为主体|主体工程已经竣工。 ②见“主体与客体”。

昭著的相关查询

昭著的意思解释、昭著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