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zhú tǐ  ]
  • ㄓㄨˇ ㄊ一ˇ
  • Y WSG
  • 名词

主体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事物的主要部分。

信的主体。

main body; main part; principal part;

⒉  哲学上指对客体有认识和实践能力的人。

主体和客体。

subject;

⒊  民法中指享受权利和负担义务的公民或法人;刑法中指因犯罪而负刑事责任的人;国际法中指国家主权的行使者与义务的承担者,即国家。

民事法律关系主体。
犯罪主体。
国际法主体。

引证解释

⒈  指君主的统治地位。

《汉书·东方朔传》:“﹝ 接舆、箕子 ﹞使遇明王圣主……图画安危,揆度得失,上以安主体,下以便万民,则 五帝 三王之道可几而见也。”

⒉  事物的主要部分。

章炳麟 《驳康有为论革命书》:“今日 广西 会党,则知己为主体,而西人为客体矣。”
毛泽东 《青年运动的方向》:“革命的主体是什么呢?就是 中国 的老百姓。”

⒊  哲学名词,和“客体”相对。指对客体有认识和实践能力的人。

⒋  法学用语。民法中指享受权利和负担义务的公民或法人;刑法中指因犯罪而应负刑事责任的人;国际法中指国家主权的行使者与义务的承担者,即国家。

国语辞典

⒈  事物中的主要部分。

如:「学生为学校的主体。」

客体

⒉  哲学上指有认知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个体。

⒊  权利义务所赖以发生的称为「主体」。相对于客体而言。如人为权利义务的主体,物 即为客体。

主体(zhu ti)同音词

  • 1、主题[zhǔ tí ]

    也叫“主题思想”。文艺作品中所蕴含的中心思想。是作品内容的主体和核心。一部作品可以有一个主题,也可以有多个主题。

  • 2、诛剃[zhū tì ]

    1.芟夷。

  • 3、朱提[zhū tí ]

    1.古地名。汉武帝时置县,治所在今云南省昭通县境。后立为郡。南朝梁废。唐武德初置安上县,不久复改为朱提县,天宝中地入南诏,移治今四川省宜宾县安边镇西南。唐末废。 2.山名。在今云南省昭通县境。盛产白银,世称朱提银。亦用作银的代称。

  • 4、朱蹄[zhū tí ]

    1.红色马蹄。 2.借指骏马。

主体词语接龙

  • 1、1.犹壮汉。谓从事笨重体力劳动的人。
  • 2、1.身体和皮肤。亦指躯体。
  • 3、1.体察隐情。
  • 4、1.审查。
  • 5、1.履行天命。
  • 6、人体形态结构。包括生长发育水平,身体的整体指数与比例(体型),以及身体的姿态。可根据身高、体重、胸围、肩宽、骨盆宽度和皮下软组织等指标来评定。
  • 7、1.犹主体,主干。 2.指诗文或书法的骨力。
  • 8、1.创建或治理国家。 2.体念国家。
  • 9、1.躯壳;尸骸。
  • 10、1.身体状况。
  • 11、1.谓以自己的行动感化别人。
  • 12、1.体验领会。
  • 13、几何体占有空间部分的大小。通常取棱长为单位长度的正方体的体积作为体积单位,度量几何体所得的量数就是几何体的体积。
  • 14、1.依据天道;实行天道。
  • 15、1.亲近的;贴心的。 2.家庭成员中个人私存的财物。亦泛指私人积蓄。 3.私下;表示亲密或不公开的。
  • 16、①亲近的;贴身的:说说体己话|珍藏之物付与体己人。 ②个人私蓄的:体己钱|体己物。 ③私自:来日宋江体己聊备小酌。
  • 17、1.体格检查的省称。
  • 18、1.古代祭祀﹑宴享时,将牲的半体置于大俎以进献。《左传.宣公十六年》:"王享有体荐﹐宴有折俎。"杜预注:"享则半解其体而荐之。"孔颖达疏:"《传》言体荐即房蒸也。"《周礼.夏官.小子》"掌祭祀羞羊肆"清孙诒让正义:"今以《体经》﹑《春秋》内外传及韦﹑杜﹑贾诸说参互考之﹐脀解之法盖有五﹐而实止四等……二曰房烝﹐谓之体荐﹐中分左右二体﹐而升其胖于俎也。"一说将全牲置于大俎以进献。《周礼.夏官.小子》"掌祭祀羞羊肆"郑玄注引汉郑司农曰:"羊肆﹐体荐﹑全烝也。"
  • 19、1.指带骨的大块的牛羊肉。语本《国语.周语中》:"体解节折而共饮食之。"
  • 20、1.古代祭祀﹑宴飨时,将牲体切割为二十一部分。 2.分解人的肢体。古代酷刑之一。 3.犹解体。比喻人心离散。 4.理解;领悟。
  • 21、1.体察考究。 2.亲自查究。 3.体会思考。
  • 22、1.性格器量;人品。 2.犹局面。
  • 23、1.探察。
  • 24、1.犹体察。

主体的相关查询

主体的意思解释、主体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