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tōnɡ ɡuó  ]
  • ㄊㄨㄥ ㄍㄨㄛˊ
  • CEP L

通国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整个国家。

the whole country;

引证解释

⒈  全国。

《孟子·离娄下》:“匡章,通国皆称不孝焉。”
清 李凤苞 《巴黎答友人书》:“通国男妇,无不各勤所学。”
鲁迅 《坟·科学史教篇》:“于是行最后之策,集通国学者,开会议之,其最要而最难得者为火药。”

国语辞典

⒈  全国,整个国家。

《孟子·离娄下》:「匡章,通国皆称不孝焉。」
《荀子·礼论》:「天子之丧,动四海,属诸侯;诸侯之丧,动通国,属大夫。」

通国(tong guo)同音词

  • 1、同国[tónɡ ɡuó ]

    1.同一国家。 2.犹同乡邑。

  • 2、铜郭[tónɡ ɡuō ]

    1.铜铸般坚固的城郭。 2.铜钱的边郭﹐因以指钱币。

  • 3、通过[tōnɡ ɡuò ]

    1.通行;穿过。 2.议案等经过法定人数的同意而成立。 3.以人或事物为媒介或手段达到某种目的。 4.征求有关的人或组织的同意或核准。

通国词语接龙

  • 1、精通某种技能(如医道、棋艺等)在国内数第一流的人,也指入选国家队的选手。
  • 2、一国派遣或召回大使(或公使)时,由国家元首写给驻在一国元首的文书。大使(或公使)只有在向所驻国呈递国书以后,才能得到国际法所赋予的地位。
  • 3、1.犹国色。指姿容极美的女子。
  • 4、指我国传统的武术。
  • 5、1.国家征收的租税。
  • 6、1.古代帝王举行的隆重祭祀。
  • 7、1.皇位继承人。
  • 8、1.国老。指年老致仕之卿大夫。
  • 9、1.一国的风俗。 2.清王朝统治者称其本族风俗为国俗,以别于汉人风俗。
  • 10、1.国家储备的粮食。
  • 11、1.帝王之母的俗称。多用于小说戏曲中。
  • 12、〈书〉国家的公款:盗用~丨消耗~。
  • 13、1.国家的讨伐或声讨。
  • 14、①表明国家根本性质的国家体制,是由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来决定的。我国的国体是工人阶级(经过共产党)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无产阶级专政。 ②国家的体面。
  • 15、1.指国家体制或体统。 2.君主一脉相传的统绪。犹正统。
  • 16、1.国家的版图。 2.指国家。
  • 17、1.国家的前途。
  • 18、国家的领土:收复~。
  • 19、古代某些国家的统治者;现代某些君主制国家的元首。
  • 20、1.国家的法纪。
  • 21、1.国家的威望。
  • 22、1.指国家有危难。
  • 23、国家的声威:大振~。
  • 24、1.国家的栋梁。 2.国家的法纪。

通国的相关查询

通国的意思解释、通国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