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shī rú  ]
  • ㄕ ㄖㄨˊ
  • JGM WFD

师儒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古代指教官或学官。

⒉  指儒者、经师。

引证解释

⒈  古代指教官或学官。

《周礼·地官·大司徒》:“四曰联师儒,五曰联朋友。”
郑玄 注:“师儒,乡里教以道艺者。”
宋 叶适 《送陈彦群》诗:“大郡得师儒,高文兴孝秀。”
明 沉德符 《野获编·督抚·郧变》:“自为疏逼 李 上之朝,委罪文吏及师儒,曲为诸弁卒解释。”

⒉  指儒者、经师。

元 黄溍 《日损斋笔记·辩史》:“殊不知国子太学博士、正録、武学博士、教諭,皆师儒之清选也。”
田北湖 《论文章源流》:“三代相属,师儒讲授,用能出言成章,苟非专门,谓为鄙野,而后文章之道,褒然学术。”

师儒(shi ru)同音词

  • 1、石乳[shí rǔ ]

    1.见"石钟乳"。 2.茶名。

  • 2、螫乳[shì rǔ ]

    1.蜂蜜的别名。

  • 3、世儒[shì rú ]

    1.俗儒。 2.指经师。 3.当代的学者。

  • 4、市入[shì rù ]

    1.古代市集分早﹑午﹑晩三市。市有门,每次入门交易,称为市入。

  • 5、湿洳[shī rù ]

    1.低湿。

  • 6、失入[shī rù ]

    1.谓轻罪重判或不当判刑而判刑。

  • 7、释儒[shì rú ]

    1.指僧人和儒生。

  • 8、士儒[shì rú ]

    1.文人,读书人。

  • 9、适如[shì rú ]

    1.犹恰如。

师儒词语接龙

  • 1、1.谓学问渊博。 2.指博学之士。
  • 2、1.儒家著作的总汇。与道家之道藏﹑佛教的藏经相应。
  • 3、1.汉称博士官为儒臣。 2.泛指读书人出身的或有学问的大臣。
  • 4、1.指儒生之辈,读书人。
  • 5、1.儒家的道德原则。 2.泛指儒家的思想学说。 3.谓儒家和道家的思想学说。
  • 6、1.儒家经典。
  • 7、1.委任学官的公文。
  • 8、1.强颜欢笑的样子。《楚辞.卜居》:"宁超然高举,以保真乎?将哫訾栗斯,喔咿儒儿,以事妇人乎?"王逸注:"喔咿﹑儒儿,强笑噱也。"一本作"嚅唲"。一说,即"嗫嚅"。参阅游国恩《楚辞讲录》。
  • 9、1.儒家的传统﹑风尚。
  • 10、1.古代儒者的服饰。 2.泛指读书人的服装。 3.谓作为儒生。
  • 11、1.哺乳动物。体色灰褐,体长1.5至2.7米,栖于热带海中。无毛,圆头小眼。前肢作鳍形,后肢退化。牝者哺乳时,常以前肢拥幼仔,头﹑胸露出水面,远望如抱儿之妇,故俗称人鱼。
  • 12、1.古代官立学校。
  • 13、1.犹言儒学之门。
  • 14、1.古代掌管学务的官员或官学教师。
  • 15、1.古代儒生戴的帽子。 2.借指儒生。
  • 16、1.泛指古代的学术﹑文化机构。如太学﹑昭文馆﹑集贤院之类。
  • 17、1.读书人家的闺阁。
  • 18、1.为世所重的名儒。
  • 19、1.杰出的儒家学者。
  • 20、1.温文厚重。
  • 21、1.读书人的户籍。元代根据居民的职业分户籍为民户﹑军户﹑儒户﹑医户等名目。 2.指具有此种户籍的居民。
  • 22、1.儒家的教化。
  • 23、1.宽柔,柔弱。
  • 24、1.儒家的经籍。 2.读书人的户籍。

师儒的相关查询

师儒的意思解释、师儒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