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rú ɡuàn  ]
  • ㄖㄨˊ ㄍㄨㄢ
  • WFD PFQF

儒冠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古代儒生戴的帽子。

⒉  借指儒生。

引证解释

⒈  古代儒生戴的帽子。

《史记·郦生陆贾列传》:“沛公 不好儒,诸客冠儒冠来者, 沛公 輒解其冠,溲溺其中。”
唐 韩愈 《送侯参谋赴河中幕》诗:“犹思脱儒冠,弃死取先登。”
清 侯方域 《司成公家传》:“﹝ 邓生 ﹞詬公谓:‘若乃养马,而我职弟子员,冠儒冠。’”

⒉  借指儒生。

唐 杜甫 《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紈袴不饿死,儒冠多误身。”
宋 王禹偁 《谢宣赐表》:“儒冠之荣,无以加此。”
清 方文 《送萧赓九北归》诗:“长干 一见喜且悲,儒冠端被虚名误。”

国语辞典

⒈  儒者所戴的帽子。

《史记·卷九七·郦生传》:「诸客冠儒冠来者,沛公辄解其冠,溲溺其中。」
唐·韩愈〈送侯参谋赴河中幕〉诗:「犹思脱儒冠,弃死取先登。」

⒉  儒生。

唐·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纨裤不饿死,儒冠多误身。」
宋·陆游〈谢池春·壮岁从戎〉词:「朱颜青鬓,拥雕戈西戍。笑儒冠自来多误。」

儒冠(ru guan)同音词

  • 1、儒关[rú ɡuān ]

    1.犹言儒学之门。

  • 2、儒官[rú ɡuān ]

    1.古代掌管学务的官员或官学教师。

  • 3、儒馆[rú ɡuǎn ]

    1.泛指古代的学术﹑文化机构。如太学﹑昭文馆﹑集贤院之类。

  • 4、入官[rù ɡuān ]

    1.从政;做官。 2.旧指把罪犯的财产没收入官府。

  • 5、入冠[rù ɡuàn ]

    1.古代男子二十岁举行加冠之礼,表示已成人。"入冠"谓已满二十岁。

  • 6、入馆[rù ɡuǎn ]

    1.谓进入三馆供职。馆,三馆。宋初以史馆﹑昭文馆﹑集贤院为三馆,又以广文馆﹑太学馆﹑律学馆为三馆。

  • 7、乳管[rǔ ɡuǎn ]

    1.管状石钟乳。

儒冠词语接龙

  • 1、1.戴帽的狗。比喻不知礼义的人。
  • 2、1.盖过前人或前代。
  • 3、1.谓帽子被东西钩去。
  • 4、1.见"冠婚"。
  • 5、1.亦作"冠昏"。 2.指冠礼与婚礼,《礼记》各有专篇记述。亦指其篇名。 3.谓行加冠﹑结婚礼。
  • 6、1.戴公鸡形状的帽,表示好勇。
  • 7、1.谓写序言。
  • 8、1.即鹳雀。
  • 9、1.超出众人。
  • 10、1.古代公侯礼帽的帽穗緌,帽带的下垂部分。
  • 11、1.指官吏的全套礼服。 2.指穿着官服。 3.指官宦士绅。 4.指官职。 5.指文明﹑礼仪制度。
  • 12、1.比喻仕宦。 2.戴帽束带。
  • 13、1.以三石为足而矗立于地的大石。古人认为是将有天子兴于民间的一种祥瑞。 2.山名。今名聪山,在山东省费县西北。
  • 14、1.盖过时人,为当代第一。
  • 15、1.已行冠礼的成年之士。
  • 16、1.谓超人出众,天下一流。
  • 17、1.指冠礼。
  • 18、1. 古典建筑中一种顶部线脚。
  • 19、1.首位。 2.加在前头。
  • 20、1.泛指官吏的服饰制度。冠,礼帽;绶,印绶。
  • 21、1.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因称二十岁为冠岁。
  • 22、1.冠冕。
  • 23、1.头戴霞冠。意谓成仙。
  • 24、1.在书前加序言。

儒冠的相关查询

儒冠的意思解释、儒冠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