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bó zá  ]
  • ㄅㄛˊ ㄗㄚˊ
  • CGR VS
  • 形容词

驳杂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混杂不纯。

从周朝人的文章,一直读到明朝人的文章,非常驳杂。——鲁迅《人生识字胡涂始》

heterogeneous;

引证解释

⒈  亦作“駮杂”。

⒉  混杂不纯。

《太平御览》卷四〇三引 汉 桓谭 《新论》:“三皇以道治,五帝以德化。王道纯粹,其德如彼;霸道駮杂,其功如此。”
唐 元稹 《酬乐天余思不尽加为六韵之作》:“元 诗駮杂真难辨, 白 朴流传用转新。”
宋 沉作喆 《寓简》卷二:“《礼记》驳杂,《月令》尤甚。”
鲁迅 《且介亭杂文二集·人生识字胡涂始》:“从 周 朝人的文章,一直读到 明 朝人的文章,非常驳杂,脑子给古今各种马队践踏了一通之后,弄得乱七八遭。”

⒊  指颜色斑驳。

郭沫若 《山中杂记》:“这些鸡雏们真是可爱,有葱黄的,有黑的,有淡黑的,有白的,有如鹌鹑一样驳杂的,全身的茸毛如像绒团。”

⒋  使混杂不纯;搅乱。

《朱子语类》卷三三:“管仲 非不尊 周 攘夷,如何不是王道?只是功利驳杂其心耳。”

⒌  紊乱不顺;困顿坎坷。

《水浒传》第四回:“此人上应天星,心地刚直。虽然时下兇顽,命中驳杂,久后却得清净,正果非凡,汝等皆不及他。”
明 杨珽 《龙膏记·脱难》:“只为你謫尘世命运驳杂。因此上受着眼前折罚。”

国语辞典

⒈  交杂混乱。

如:「他的演说内容,东扯西扯,十分驳杂,难以记录。」

纯粹

⒉  术数用语。指吉中有凶,凶为吉兆的命运。

《水浒传·第四回》:「虽然时下凶顽,命中驳杂,久后却得清净,正果非凡。」

驳杂(bo za)同音词

  • 1、博杂[bó zá ]

    1.驳杂,多而杂乱。

驳杂词语接龙

  • 1、1.混杂的种类﹔非纯正的种类。亦指各种类别。
  • 2、1.谓成熟。《淮南子.俶真训》﹕"古之真人﹐立于天地之本﹐中至优游﹐抱德炀和﹐而万物杂累焉。"高诱注﹕"抱其志德而炙于和气﹐故万物杂累﹐言成熟也。"一说﹐"杂累"当作"炊累"﹐犹动升。刘文典集解引孙诒让曰﹕"杂累﹐无成熟之义。杂﹐疑当作炊。《庄子.在宥篇》云﹕'从容无为而万物炊累焉。'《释文》云﹕'炊本作吹。同。'司马云﹕'炊累﹐犹动升也。'……《淮南书》似即本彼文﹐高训为成熟﹐则与司马﹑郭义异耳。"
  • 3、1.指古代私人撰着的礼仪著作。
  • 4、1.犹会审。
  • 5、1.指米麦以外的粮食。
  • 6、1.古代给予官署的各种津贴。
  • 7、1.古代指士流之外的人﹐如工商﹑医卜﹑星相及其它以方技谋生者。 2.古代非正途出身的杂职官吏﹑小官吏。
  • 8、1.旧时对边疆少数民族的蔑称。
  • 9、1.文学杂文集。2.杂集。
  • 10、1.古代史学体裁之一种。 2.古人多以此为书名。
  • 11、1.犹杂念。
  • 12、1.多而乱﹔无秩序﹑条理。 2.指使之杂乱。
  • 13、1.共同议论。 2.漫无中心﹐涉及面广的议论。
  • 14、1.指杂货小商贩。
  • 15、1.亦作"杂面"。 2.用绿豆﹑小豆等粉制成的面条。
  • 16、1.古称工商游食之民。
  • 17、1.谓名目繁多。
  • 18、1.杂色木材﹔劣质木材。
  • 19、1.各种论难。
  • 20、1.博杂的技能。
  • 21、1.古诗诗体之一种。指各种模拟前人作品所写的诗。
  • 22、1.种种思虑﹔不纯正的念头。
  • 23、1.正牌﹑名牌之外的各种牌号。 2.引申为非正规的﹐非正统的。
  • 24、1.正税以外的各种摊派。

驳杂的相关查询

驳杂的意思解释、驳杂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