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zá niàn  ]
  • ㄗㄚˊ ㄋ一ㄢˋ
  • VS WYNN
  • 名词

杂念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种种思虑;不纯正的念头。

引证解释

⒈  种种思虑;不纯正的念头。

唐 寒山 《诗》之一八二:“一住 寒山 万事休,更无杂念挂心头。”
明 李贽 《因记往事》:“平居无事,只解打恭作揖,终日匡坐,同於泥塑,以为杂念不起,便是真实大圣大贤人矣。”
茅盾 《子夜》十:“渐渐那些杂念集中为一点:他有二十万元资本‘放’在益中公司。”

国语辞典

⒈  纷杂不纯的念头。

如:「你满脑子的杂念,怎么静得下心来念书?」

杂念(za nian)同音词

  • 1、匝年[zā nián ]

    1.满一年。

杂念词语接龙

  • 1、1.戏剧中的道白。
  • 2、1.指戏剧演出中的念台词或道白。
  • 3、①由于挂念而一再说到:常念叨他们中学时的老师。 ②谈论;商量:嘴里不知念叨着什么|这事咱们念叨念叨。
  • 4、1.亦作"念叨"。亦作"念道"。 2.由于记挂而一再说起。 3.念;说。 4.谈论,商量。
  • 5、1.见"念到"。
  • 6、1.佛教修行方法的一类,约分称名念佛﹑观想念佛与实相念佛三种。一般指前一种,即口诵"阿弥陀佛"或"南无(nāmó)阿弥陀佛"。 2.用以表示感谢佛的保佑。
  • 7、1.照顾;体恤。
  • 8、1.亲热不离之意。
  • 9、1.想念,记挂。
  • 10、1.朗读或背诵宗教经文。
  • 11、1.挂念旧人;不忘故旧。
  • 12、1.反省过失。
  • 13、1.思念爱恋。
  • 14、1.思虑。 2.挂念。
  • 15、1.一个心念接一个心念;每一个心念。 2.引申为一心一意。 3.佛教语。谓极短的时间,犹言刹那。 4.读一读。
  • 16、1.唐天宝长安妓女,以善歌著名。后用以泛指歌女。
  • 17、1.谓唱歌而声无抑扬。
  • 18、1.知道,懂得。
  • 19、1.牢狱的别称。
  • 20、1.读书。 2.特指在校读书。即上学。
  • 21、1.怀念。 2.考虑。
  • 22、1.原为佛教语,谓心念口诵佛名及经咒。 2.谓因惦记而提及。
  • 23、1.嫉妒。
  • 24、1.心思。 2.主意。 3.想法。

杂念的相关查询

杂念的意思解释、杂念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