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zào xínɡ  ]
  • ㄗㄠˋ ㄒ一ㄥˊ
  • TFKP GAE

造形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创造物体形象。

⒉  创造出来的物体的形象。

⒊  见“造刑”。

引证解释

⒈  创造物体形象。

《庄子·徐无鬼》:“形固造形,成固有伐。”
王先谦 集解:“无形之形可以造众形。”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永宁寺》:“殫土木之功,穷造形之巧。”
南朝 梁 锺嵘 《诗品·总论》:“岂不以指事造形,穷情写物,最为详切者耶!”

⒉  创造出来的物体的形象。

王朝闻 《杰出的画家齐白石》:“这些似乎是信手拈来一挥而就的写意的小品,不但在物象的造形上,而且在结构上……也都不是可以草草从事的笔墨游戏。”

⒊  见“造刑”。

国语辞典

⒈  物体所表现的轮廓与外形。

如:「造形设计」。

法语翻译

formen (V)​

造形(zao xing)同音词

  • 1、糟行[zāo xínɡ ]

    1.即糟坊。酿酒作坊。

  • 2、枣行[zǎo xínɡ ]

    1.刻板印刷行世。古代刻板多用枣木,故谓枣行。

  • 3、澡行[zǎo xínɡ ]

    1.谓使品行纯真。

  • 4、澡形[zǎo xínɡ ]

    1.犹澡身。

  • 5、造刑[zào xínɡ ]

    1.谓造成某种特定形势。

  • 6、造行[zào xínɡ ]

    1.谓修养品行。

  • 7、造型[zào xínɡ ]

    塑造物体特有形象;也指创造出的物体形象:盆景造型|造型艺术|房屋造型有希腊风格|造型轻巧。

  • 8、凿行[záo xínɡ ]

    1.改道而行。《公羊传.成公十三年》﹕"三月﹐公如京师……其言自京师何?公凿行也。公凿行奈何?不敢过天子也。"何休注﹕"凿﹐犹更造之意。"一说趁空隙行他事。陈立义疏﹕"此如《汉书.张骞传》之'凿空'也﹐师古注﹕'空﹐孔也﹔犹言始凿其孔穴也。'……空﹐孔也﹔穴﹐隙也。趁此空隙而行他事﹐故曰凿行。"一说生事。参阅清方以智《通雅.释诂》。

  • 9、藻行[zǎo xínɡ ]

    1.品行。

造形词语接龙

  • 1、便1.谓地理形势有利。 2.指有利的地理形势。 3.指形势发展的有利时机。
  • 2、1.在外力的作用下,固体的形状或体积所发生的改变。基本的形变有拉伸形变﹑扭转形变﹑变曲形变和剪切形变。
  • 3、1.容貌仪表。
  • 4、1.指制造假象来迷惑敌人的一种战术。
  • 5、1.即形天。
  • 6、1.指人的形体和内脏。 2.喻内部秘密﹑内情。
  • 7、经过发展变化而成为:形成新的风格|形成包围。
  • 8、1.校勘学术语。刻板﹑抄写时因字形相似而歧出的错误字体。
  • 9、1.指堪舆﹑骨相等方术。《汉书.艺文志》列为"数术"之一。
  • 10、1.见"形方氏"。
  • 11、1.犹言忘却己身之存在。
  • 12、1.谓迫于形势而屈服。
  • 13、1.形体。指身躯。
  • 14、人的躯体: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 15、1.形势;情况。
  • 16、1.形态鄙俗﹑丑陋。多作谦词。
  • 17、①人的神色、行为流露的迹象:形迹可疑|有了这些形迹,事不难查。 ②指礼貌、规矩:正因为我们本是神交,不必拘泥形迹。
  • 18、1.形表。指举止行为。
  • 19、1.旧时以相度地形吉凶﹐为人选择宅基﹑墓地为业的人。也称堪舆家。
  • 20、1.仪容整饬。
  • 21、1.显形。 2.显现﹐流露。
  • 22、1.犹象教。谓以形象施行教化。
  • 23、1.谓形体接触。
  • 24、1.犹尸解。古代方士谓修道成仙﹐魂魄离体﹐留下形骸。

造形的相关查询

造形的意思解释、造形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