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xínɡ jì  ]
  • ㄒ一ㄥˊ ㄐ一ˋ
  • GAE YOP
  • 名词

形迹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人的举动和神色。

person’s movements and expression or body;

⒉  指仪容礼貌。

不拘形迹。

formality;

引证解释

⒈  见“形迹”。亦作“形跡”。亦作“形蹟”。

⒉  踪迹。

晋 陶潜 《答庞参军》诗:“情通万里外,形跡滞江山。”
唐 李幼卿 《游烂柯山》诗之四:“作礼未及终,忘循旧形跡。”

⒊  指遗迹。

《平山冷燕》第七回:“一路上,逢山看山,遇水览水,凡过古人形迹所在,无不凴弔留题。”

⒋  痕迹,迹象。

《宋书·桂阳王休范传》:“朝廷知其有异志,密相防御,虽未表形迹,而衅难已成。”
宋 司马光 《论横山疏》:“然形迹已露, 谅祚 必叛无疑也。”
《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七:“既有了这些形迹,事不难查,且自宽心!”
周而复 《白求恩大夫》三:“从他身上看不出一点主任的形迹来,简直是一个勤快诚实的招呼员。”

⒌  嫌疑。

《北齐书·王松年传》:“诸旧臣避形迹,无敢尽哀。”
《清史稿·世宗纪》:“畿甸之内,旗民杂处,旗人暴横,颇苦小民。尔当整飭,不必避忌 旗 汉 形迹,畏惧王公勋戚,皆密奏以闻。”

⒍  指见外、见疑。

宋 张齐贤 《洛阳搢绅旧闻记·白万州遇剑客》:“客语黄鬚曰:‘ 白公,志士也,处士幸勿形跡。’”

⒎  礼法;规矩。

唐 张鷟 《游仙窟》:“亲则不谢,谢则不亲。幸愿 张郎,莫为形跡。”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局诈》:“我辈通家,原不以形迹相限。明日,请携琴去,当使隔帘为君奏之。”
胡适 《寄吴又陵先生书》:“年来所以不曾通一信寄一字者,正因为我们本是神交,不必拘泥形迹。”

⒏  拘礼;客套。

南唐 刘崇远 《金华子杂编》卷上:“此风声妇人。员外如要,但言之,何用形迹。”
宋 司马光 《与范尧夫经略龙图第二书》:“荷 尧夫 知待,固非一日。望深赐教,督以所不及,闻其短拙,随时示諭,勿復形迹。”

⒐  形式。

孽海花 《第十八回》:“我国现在事事要仿效西法,徒然用心那些机器事业的形迹,是不中用的。”

⒑  指身世。

《老残游记》第八回:“不知 申子平 能否察透这女子形蹟,且听下回分解。”

⒒  犹显示。

宋 俞文豹 《吹剑录》:“以己长而形跡人短,以己清而形跡人污,皆取憎取祸之道。”

国语辞典

⒈  表露于外的动作举止。晋·陶渊明〈答庞参军〉诗:「情通万里外,形迹滞江山。」也作「形踪」 。

《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七》:「既有了这些形迹,事不难查,且自宽心。」

⒉  仪容礼貌。

《聊斋志异·卷八·局诈》:「我辈通家,原不以形迹相限。」

如:「不拘形迹」。

形迹(xing ji)同音词

  • 1、行疾[xínɡ jí ]

    1.运行迅速;行走迅速。

  • 2、行几[xínɡ jǐ ]

    1.将近。

  • 3、行己[xínɡ jǐ ]

    1.谓立身行事。

  • 4、行计[xínɡ jì ]

    1.计议。 2.出行的打算。

  • 5、行记[xínɡ jì ]

    1.指记述游览的文章。

  • 6、行纪[xínɡ jì ]

    1.犹行程。

  • 7、刑迹[xínɡ jì ]

    1.形迹。

  • 8、星纪[xīnɡ jì ]

    1.星次名。十二次之一。与十二辰之丑相对应,二十八宿中之斗﹑牛二宿属之。 2.泛指岁月。

  • 9、星际[xīnɡ jì ]

    1.星与星之间。 2.今亦泛指太空。

  • 10、兴积[xìnɡ jī ]

    1.犹积聚。

形迹词语接龙

  • 1、1.亦作"迹行"。 2.指行为。 3.停止不前。
  • 2、1.痕迹。
  • 3、1.亦作"迹兆"。 2.踪迹和征兆。
  • 4、1.亦作"迹状"。亦作"迹状"。 2.行迹,迹象。
  • 5、1.亦作"迹捕"。 2.跟踪追捕。
  • 6、1.寻迹察访。
  • 7、1.亦作"迹蹈"。 2.重复走过的路。
  • 8、1.跟踪查捕盗贼。
  • 9、林业上指采伐之后还没重新种树的土地。
  • 10、访1.亦作"迹访"。 2.寻访。
  • 11、1.追随;依附。
  • 12、1.犹痕迹。
  • 13、1.周代掌管狩猎之官。 2.指探子。
  • 14、1.谓寻踪射击。
  • 15、1.亦作"迹水"。 2.脚印中的水。形容水小。
  • 16、1.亦作"迹索"。 2.跟踪搜索。
  • 17、1.见"迹象"。
  • 18、1.亦作"迹响"。 2.踪迹和声响。
  • 19、指表露出来的不很显著的情况,可借以推断事物的过去或将来:~可疑 ㄧ从~看,这事不像是他做的。
  • 20、畟畟1.锋利貌。《诗.周颂.良耜》:"畟畟良耜,俶载南亩。"毛传:"畟畟,犹测测也。"孔颖达疏:"以畟畟文连良耜,则是利刃之状,故犹测测以为利之意也。"朱熹集传:"畟畟,严利也。"一说,深耕貌。马瑞辰通释:"胡承珙曰:'《尔雅》:深,测也。《说文》:测,深所至也。畟畟﹑测测,皆状农人深耕之貌。'今按《淮南子.原道篇》注:'度深曰测。'则以耜入地之深亦得曰测。《尔雅》舍人注:'畟畟,耜入地之貌。'亦状其入地之深。"
  • 21、畟奸1. 见“鸡奸”。
  • 22、畟然1.清晰貌。
  • 23、諔诡1.奇异。
  • 24、堲谗1.疾恶谗言。

形迹的相关查询

形迹的意思解释、形迹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