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jì zhuànɡ  ]
  • ㄐ一ˋ ㄓㄨㄤˋ
  • YOP UDY

迹状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亦作“迹状”。亦作“迹状”。

⒉  行迹,迹象。

引证解释

⒈  亦作“跡状”。亦作“蹟状”。行迹,迹象。

宋 王谠 《唐语林·补遗二》:“时禁中失火…… 涓 因歷壖囿,按据迹状,乃上直中官遗火所致也。”
宋 欧阳修 《论台谏官唐介等宜早牵复札子》:“出处本末,迹状甚明。”
宋 洪迈 《夷坚丁志·玉女喜神术》:“县令考其跡状,曰:‘某所行盖玉女喜神术也。’”
宋 洪迈 《夷坚丙志·忠孝节义判官》:“然以官不显,又无蹟状,故州县不肯上其事,祠竟不克立。”
清 梁章鉅 《归田琐记·鳌拜》:“今朕备稽事实,蹟状显然。”

迹状(ji zhuang)同音词

  • 1、击撞[jī zhuànɡ ]

    1.叩打。亦喻声韵铿锵。 2.犹打击﹐攻讦。

  • 2、激壮[jī zhuànɡ ]

    1.激昂雄壮。

  • 3、赍装[jī zhuānɡ ]

    1.携带行装。 2.资装;行装。

  • 4、极壮[jí zhuànɡ ]

    1.谓极为壮观。

  • 5、戟幢[jǐ zhuànɡ ]

    1.门戟和饰以毛羽的旗帜。泛指仪仗。

  • 6、基桩[jī zhuānɡ ]

    1. 打入地下以支承结构使之不沉陷的桩。

  • 7、急装[jí zhuānɡ ]

    1.急速整装。 2.扎缚紧凑的装束。

  • 8、疾状[jí zhuànɡ ]

    1.症状。

  • 9、寄庄[jì zhuānɡ ]

    1.我国封建社会中地主在本籍以外置备土地,设庄收租,谓之寄庄。明至清代前期,地主为逃避差徭,多在他处买田立庄;或假借外地官僚名义在本地设立田庄。

迹状词语接龙

  • 1、①情况;状况:心理状态不佳|处于瘫痪状态。 ②物质系统所处的状况,对不同的物质运动形式,可用不同的一组物理量来描述相应物质系统的状态。如质点作机械运动时,可用质点的位置、动量等来描述其机械运动状态;由一定质量理想气体组成的系统,可用温度、压强、体积等来描述其热学状态。状态也指物质的各种聚集态,如固态、液态、气态等。
  • 2、1.即状元。 2.诉讼原告人。
  • 3、1.描绘事物。
  • 4、1.描绘。
  • 5、1.犹状式。
  • 6、动词、形容词前面表示动作的状态、方式、时间、处所或性状的程度等的修饰成分。如在“山很高”、“爽快地答应了”、“晚上看电视”、“在学校读书”中,“很”、“爽快地”、“晚上”、“在学校”即是状语。
  • 7、科举考试中殿试的第一名。比喻一定范围内成绩最好的:状元及第|高考状元|行行出状元。
  • 8、1.具状招认。
  • 9、1.印有规定格式供写诉状用的纸。 2.诉状。
  • 10、1.诉讼的呈文。
  • 11、1.即副词。
  • 12、1.即状子。
  • 13、1.呈报的公文。 2.诉讼的呈文。
  • 14、1.状子。
  • 15、1.状牒的副本。
  • 16、1.递状控告。
  • 17、1.犹缘故。
  • 18、1.情况,状态。 2.指症状﹐症候。
  • 19、1.行迹;事迹。
  • 20、1.供词。
  • 21、情形,呈现出来的样子:生活状况。
  • 22、1.形似。 2.形状和种类。
  • 23、1.行状之大略。
  • 24、1.见"状貌"。

迹状的相关查询

迹状的意思解释、迹状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