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shí chá  ]
  • ㄕˊ ㄔㄚˊ
  • YKW PWFI

识察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识知察觉。

引证解释

⒈  识知察觉。

《古诗十九首·孟冬寒气至》:“一心抱区区,惧君不识察。”
唐 刘禹锡 《代裴相公让官第三表》:“葵藿微诚,已蒙识察。”
清 唐孙华 《种树》诗:“君自不识察,虽悔那可追。”

识察(shi cha)同音词

  • 1、视察[shì chá ]

    1.察看;审察。 2.巡视纠察。 3.考察;上级人员到下属机构检查工作。

  • 2、视差[shì chà ]

    摄影术语。指取景器看到的物像范围位置与镜头摄入的物像范围位置不一致的现象,系因取景器与镜头分处两个视点所造成。校正的方法有两种:(1)使取景器轴线与镜头主轴成一定角度;(2)改变取景器高度。

  • 3、食茶[shí chá ]

    1.宋代百姓向主管机关购买的供日常饮用的茶叶。

  • 4、时差[shí chà ]

    1.平太阳时和真太阳时的差。一年之中,时差是不断改变的,每年四次等于零,分别在4﹑6﹑9﹑12月;四次为极值(极大极小)。 2.不同时区之间的时间差别。

  • 5、失察[shī chá ]

    应该负责检查监督而没有察觉错误:堤坝工程不合要求,官员有失察之责。

  • 6、试茶[shì chá ]

    1.品茶。

  • 7、试察[shì chá ]

    1.考察。

  • 8、试差[shì chà ]

    1.古代朝廷特派的乡试试官。

  • 9、是察[shì chá ]

    1.勘正审察。

识察词语接龙

  • 1、1.侦察捕捉。
  • 2、清白;高洁: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 3、《吕氏春秋》篇名。“察传”即明察传闻之意。文中认为传闻中的事物往往有似是而非之处,应加以审察、深思和验证,否则将铸成大错,甚至导致国亡身死。文章多用寓言故事为论据,生动有趣。
  • 4、1.谓审察言辞的真伪虚实。
  • 5、1.考核官吏的大典。明制对官吏六年考核一次,清改为三年。
  • 6、1.观察长度。
  • 7、1.审察判断。
  • 8、1.经过考察研究而作出决定。
  • 9、访观察和访问,以弄清实际情况:察访民情。
  • 10、1.观察情况。
  • 11、1.观察,考察。
  • 12、1.监察御史的别称。
  • 13、1.蒙古语。指白颜色。
  • 14、1.犹审核;审察。
  • 15、1.见"察慧"。
  • 16、1.亦作"察惠"。 2.聪明有智慧。
  • 17、1.察看分辨。
  • 18、《吕氏春秋》篇名。“察今”为明察当今形势之意。文中认为法令制度的颁布实施要随客观形势的变化而变化,不能拘泥于古法。语言流畅,多用比喻,“刻舟求剑”等成语即出于本文。
  • 19、1.察看警戒。
  • 20、1.考察推究。
  • 21、汉代选官制度。始于武帝时,由丞相、列侯、刺史、守相等推举,经过考核合格即任以官职,主要科目有孝廉、贤良文学、秀才等。是士大夫仕进的主要途径。
  • 22、看出;发现:我用儿童的狡猾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并没有存心要打我们的意思。
  • 23、1.实地调查。
  • 24、1.观察;考察;为了解情况而细看。

识察的相关查询

识察的意思解释、识察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