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yì bān  ]
  • 一 ㄅㄢ
  • G GYT
  • 数量词

一班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表数量。用于人群。常含贬意。古代官吏等级,品以下又分若干班,以班多者为贵;转则进一班,黜则退一班。见《隋书·百官志上》。一般,一样。谓同一朝列。一列为一班。同一批。犹一番。一斑。比喻事物的一小部分。指军队中的一个基层单位、学校中的一个班级,或因工作与学习而编成的一个班组。旧时亦指一个戏剧团体。

引证解释

⒈  表数量。用于人群。常含贬意。

《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也有一班妒忌 魏生 少年登高科的,将这桩事,只当做风闻言事的一个小小新闻,奏上一本。”
元 无名氏 《度翠柳》第二折:“待我辞别那一班儿姊妹兄弟,就跟的去。”
《儒林外史》第十九回:“进到厅上,一伙人在那里围着一张桌子赌钱, 潘三 駡道:‘你这一班狗才,无事便在我这里胡闹!’”
鲁迅 《朝花夕拾·二十四孝图》:“可是一班别有心肠的人们,便竭力来阻遏它,要使孩子的世界中,没有一丝乐趣。”

⒉  古代官吏等级,品以下又分若干班,以班多者为贵;转则进一班,黜则退一班。见《隋书·百官志上》。

⒊  谓同一朝列。一列为一班。

宋 秦观 《次韵宋履中近谒大庆退食馆中》:“翠华初到殿中间,三馆诸儒共一班。”
《宋史·礼志十五》:“同天节上寿班,自今枢密使副、宣徽、三司使、殿前马步军副都指挥使以上共作一班,进酒一醆。”

⒋  同一批。

《儿女英雄传》第二回:“那时同 安老爷 一班儿拣发的十二人。”

⒌  一斑。比喻事物的一小部分。

宋 苏轼 《洞庭春色赋》:“悟此生之泡幻,藏千里於一班。”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莅任四·上杨提台禀帖》:“某把总自到汛以来,既未尝郭外查点,且终月不闻夜出,此耽逸之一班矣。”

⒍  一般,一样。

宋 苏轼 《九日袁公济有诗次其韵》:“古来静治得清闲,我愧真常也一班。”
明 蒋一葵 《长安客话·海淀》:“灯与名园总一班,峰峦层叠水潺湲。”
清 万玉卿 《潇湘怨·醒玉》:“一半是有情儿,一半是无情鬼,一班儿形骸髮齿,一班儿胎卵毛皮。”

⒎  犹一番。

《京本通俗小说·冯玉梅团圆》:“冯公 见他説出一班道理,也不去逼他了。”
《警世通言·范鳅儿双镜重圆》:“吕公 见他説出一班道理,也不去逼他了。”

⒏  指军队中的一个基层单位、学校中的一个班级,或因工作与学习而编成的一个班组。旧时亦指一个戏剧团体。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中:“每学量童生多寡,分四班,每日轮一班歌诗。”

国语辞典

⒈  同一等级。

《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五》:「你平时那一班同欢同赏,知音识趣的朋友怎没一个来偢倸你一偢倸?」

⒉  一列、一批。

《三国演义·第三四回》:「随后刘琦、刘琮二子,引一班文武官僚出迎。」

⒊  一番。

《京本通俗小说·冯玉梅团圆》:「冯公见他说出一班道理,也不去逼他了。」

一班(yi ban)同音词

  • 1、倚办[yǐ bàn ]

    1.立能办成,谓治事敏捷果断。 2.倚以办事。

  • 2、一般[yì bān ]

    ①一样;同样:别和他一般见识。 ②一种: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③通常;在正常情况下:一般说来,不会出什么事。 ④普通;没有特色:这篇文章写得很一般。 ⑤见“一般与个别”。

  • 3、一斑[yì bān ]

    本指豹身上的一点斑纹。后以比喻事物的一小部分:管中窥豹,时见一斑|觅句近窥诗一斑。

  • 4、一板[yì bǎn ]

    1.亦作"一版"。谓书之一页。 2.音乐节奏中的一拍。

  • 5、一版[yì bǎn ]

    1.见"一板"。 2.书籍排印一次为一版,一版还可包括多次印刷。

  • 6、一半[yí bàn ]

    1.二分之一。亦以表示约得其半。

  • 7、遗颁[yí bān ]

    1.指皇帝遗诏中关于赏赐臣子的条款。

一班词语接龙

  • 1、同‘斑白’。
  • 2、1.明显貌;显着貌。 2.络绎不绝貌;盛多貌。 3.犹彬彬。文质兼备貌。 4.斑点众多貌。班,通"斑"。
  • 3、(~儿)行辈:古稀之年的人,~不会小的。
  • 4、1.指戏文本,戏文。
  • 5、1.典出《后汉书·班超传》:"〔超〕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久劳苦,尝辍业投笔叹曰:'大丈夫无它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研闲乎!'"后以"班笔"比喻文书琐事。
  • 6、1.轮班上调京师执勤的军队。
  • 7、1.各级廪禄。
  • 8、1.色彩错杂貌。班,通"斑"。
  • 9、同‘斑驳’。
  • 10、1.犹公布。 2.犹散布。 3.一种染以杂色的木棉布。班,通"斑"。
  • 11、1.犹班列。指朝班的行列。
  • 12、簿1.在朝职官名册。
  • 13、1.斑斓的色彩。班,通"斑"。
  • 14、1.指明时卫所军队轮班上京师操练的制度。
  • 15、1.东汉班固和三国魏曹植的并称。
  • 16、1.犹班荆。
  • 17、1."班禅额尔德尼"的省称。
  • 18、“班禅额尔德尼”的简称。与达赖并称为西藏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两大活佛。1645年和硕特蒙古固始汗尊格鲁派领袖罗桑却吉坚赞为班禅(即班禅四世,前三世是追认的)。1713年,清朝册封班禅五世罗桑意希为班禅额尔德尼,正式确定其地位。此后,历世班禅转世,必经中央政府册封,成为定制。驻地日喀则。
  • 19、1.旧称衙役头目。 2.妓院老板。 3.军队编制单位班的领导人。 4.引申为一定组织成员的领导人。
  • 20、东汉大将、外交家。字仲升,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班固弟。公元73年,随窦固出击北匈奴获胜。又奉命出使西域,帮助西域各族摆脱匈奴的束缚和奴役,使“丝绸之路”重又畅通。后被任命为西域都护。曾派副使甘英出使大秦(罗马帝国),至今波斯湾而归。他在西域活动三十一年,使西域与内地的联系更加密切。
  • 21、1.谓整肃朝班。
  • 22、有固定的路线并按排定的时间开行的车辆,多指机关、团体专用的。
  • 23、齿1.谓与人并列。 2.犹班列。朝班的行列。借指官吏。
  • 24、1.古代巧匠公输班和倕的并称,亦泛指巧匠。

一班的相关查询

一班的意思解释、一班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