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yì bān  ]
  • 一 ㄅㄢ
  • G GYG
  • 名词

一斑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指豹身上的一块斑纹。比喻事物中的一小部分。

管中窥豹,可见一斑。

a stripe; a streak; a part of many things;

引证解释

⒈  

晋 王羲之 之子 王献之 尝观其父门生聚赌,见有胜负,曰:“南风不竞。”
门生曰:“此郎亦管中窥豹,时见一斑。”
见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方正》、《晋书·王羲之传》。意谓如从竹管孔里看豹,只能见到一点斑纹而已。后因以“一斑”比喻事物的一小部分。 宋 苏轼 《再和黄鲁直烧香》诗之二:“丹青已自前世,竹石时窥一斑。”
元 耶律楚材 《次韵黄华和同年九日诗》之十:“测海纔盈掬,窥天见一斑。”
明 王世贞 《艺苑卮言》卷四:“韩退之 於诗本无所解, 宋 人呼为大家,直是势利他语。 子厚 於风雅骚赋似得一斑。”
秦牧 《漫记端木蕻良》:“端木 的坚强性格,从他冷对十年浩劫中自己身受的折磨,也可以见到一斑。”

国语辞典

⒈  豹子身上的一个斑点。语本比喻事物的一小部分。

《晋书·卷八〇·王羲之传》:「此郎亦管中窥豹,时见一班。」
《老残游记二编·第二回》:「他又好修饰,儜瞧他这屋子,就可略见一斑了。」

全豹

英语翻译

lit. one spot (on the leopard)​, fig. one small item in a big scheme

德语翻译

(lit.)​ une tache (d'un léopard)​, une seule petite chose dans un grand tableau

法语翻译

ein Zipfelchen

一斑(yi ban)同音词

  • 1、倚办[yǐ bàn ]

    1.立能办成,谓治事敏捷果断。 2.倚以办事。

  • 2、一班[yì bān ]

    1.表数量。用于人群。常含贬意。 2.古代官吏等级,品以下又分若干班,以班多者为贵;转则进一班,黜则退一班。见《隋书.百官志上》。参见"一班一级"。 3.谓同一朝列。一列为一班。 4.同一批。 5.一斑。比喻事物的一小部分。 6.一般,一样。 7.犹一番。 8.指军队中的一个基层单位﹑学校中的一个班级,或因工作与学习而编成的一个班组。旧时亦指一个戏剧团体。

  • 3、一般[yì bān ]

    ①一样;同样:别和他一般见识。 ②一种: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③通常;在正常情况下:一般说来,不会出什么事。 ④普通;没有特色:这篇文章写得很一般。 ⑤见“一般与个别”。

  • 4、一板[yì bǎn ]

    1.亦作"一版"。谓书之一页。 2.音乐节奏中的一拍。

  • 5、一版[yì bǎn ]

    1.见"一板"。 2.书籍排印一次为一版,一版还可包括多次印刷。

  • 6、一半[yí bàn ]

    1.二分之一。亦以表示约得其半。

  • 7、遗颁[yí bān ]

    1.指皇帝遗诏中关于赏赐臣子的条款。

一斑词语接龙

  • 1、〈书〉(须发)花白:两鬓~。也作班白、颁白。
  • 2、形容斑点很多:血迹~。
  • 3、1.鬓毛斑白,谓年老。
  • 4、1.斑驳,色彩错杂貌。 2.斑斑点点而有剥落。
  • 5、一种颜色中杂有别种颜色,花花搭搭的:树影~。也作班驳。
  • 6、1.木棉布。
  • 7、1.斑驳的花纹。
  • 8、1.花白色。
  • 9、在一种颜色的物体表面上显露出来的别种颜色的点子。
  • 10、1.毛色黑白相杂的小牛。
  • 11、1.小河豚的别名。
  • 12、1.楮树的一种。
  • 13、1.毛笔。以斑竹为杆,故称斑管。
  • 14、在一种颜色上显露出来的别种颜色的印子;痕迹:白衬衣上有铁锈的~。
  • 15、1.灿烂的花朵。
  • 16、1.斑竹。
  • 17、1.即班罽。
  • 18、1.饰以虎皮之剑。
  • 19、鸟,身体灰褐色,颈后有白色或黄褐色斑点,嘴短,脚淡红色。常成群在田野里吃谷粒,对农作物有害。
  • 20、1.斑竹。
  • 21、1.斑斓,色彩错杂灿烂貌。
  • 22、1.斑斓。色彩错杂灿烂貌。
  • 23、〈书〉灿烂多彩:五色~ㄧ~的玛瑙。
  • 24、1.毛色斑斓的野猫。古小说载有晋张华为司空时,燕昭王墓前斑狸化为书生,拜访张华,与之论学问难,终被识破的故事。事见南朝梁吴《续齐谐记》。

一斑的相关查询

一斑的意思解释、一斑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