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zhú bá  ]
  • ㄓㄨˊ ㄅㄚˊ
  • OJ KHDY

烛跋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礼记·曲礼上》:“烛不见跋。”孔颖达疏:“《小尔雅》云:'跋,本也。'本,把处也。”烛跋,指竖立火炬或蜡烛的底坐。

⒉  谓烛将燃尽。

引证解释

⒈  烛跋,指竖立火炬或蜡烛的底坐。

《礼记·曲礼上》:“烛不见跋。”
孔颖达 疏:“《小尔雅》云:‘跋,本也。’本,把处也。”
五代 王仁裕 《开元天宝遗事·烛奴》:“﹝ 申王 ﹞每夜宫中与诸王贵戚聚宴,以龙檀木雕成烛跋童子。”
《聊斋志异·邵女》“烛尽见跋” 清 何垠 注:“烛跋,烛本可把握处。”

⒉  谓烛将燃尽。

宋 陆游 《十月一日浮桥成以故事宴客凌云》诗:“众宾共醉忘烛跋,一径却下缘云根。”

烛跋(zhu ba)同音词

  • 1、筑坝[zhù bà ]

    1. 建筑拦水坝拦阻或约束水流。

  • 2、竹笆[zhú bā ]

    1.竹篱。在养鱼荡中亦用以安置在流水出入口上﹐以防鱼逃走。

  • 3、逐罢[zhú bà ]

    1.旧时谓官员被免职斥逐。

  • 4、诛拔[zhū bá ]

    1.征伐讨灭。

  • 5、住罢[zhù bà ]

    1.停止。

烛跋词语接龙

  • 1、登山涉水。形容旅途艰辛:长途跋涉。
  • 2、1.跋文﹑印记﹑题署之类。
  • 3、1.题跋。
  • 4、1.谓在文末署名。 2.即跋文。
  • 5、1.文体的一种。写在书籍或文章的后面。多用以评介内容或说明写作经过等。
  • 6、1.古乐器名。
  • 7、1.行动迟缓困难的样子。
  • 8、1.指鉴赏者在书画末尾的跋文和署印。
  • 9、1.在书画﹑文集等后的题词。
  • 10、1.犹攀登。
  • 11、1.跨越。跋,通"拔"。
  • 12、1.指跋遮曲。古代塞北传入的曲名。
  • 13、1.攀登;行走。
  • 14、1.谓排除危难。跋,通"拔"。
  • 15、1.见"跋踬"。
  • 16、1.亦作"跋疐"。亦作"?疐"。 2.挫折;进退不得。
  • 17、1.指快要点完的蜡烛。
  • 18、1.谓踮起脚跟。
  • 19、1.走嘴;失口。
  • 20、1.谓艰辛远行。
  • 21、1.亦作"?勑"。 2.见"跋敕"。
  • 22、1.整个朝廷。跋,通"拔"。
  • 23、1.见"跋敕"。
  • 24、1.亦作"跋勅"。亦作"?勑"。 2.谓撰写诏敕。亦泛指起草官文书。

烛跋的相关查询

烛跋的意思解释、烛跋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