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suì bì  ]
  • ㄙㄨㄟˋ ㄅ一ˋ
  • MQU TMH

岁币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旧指朝廷每年向外族输纳的钱物。

⒉  指地方每年向国家缴纳的钱物。

引证解释

⒈  旧指朝廷每年向外族输纳的钱物。

宋 苏轼 《富郑公神道碑》:“上命御史中丞 贾昌 朝馆伴,不许割地而许增岁币。”
清 黄遵宪 《冯将军歌》:“何物岛夷横割地,更索黄金要岁币。”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五章第一节:“唐 对 回纥 的援助如此重视,报酬如此优厚, 回纥 如果再攻掠 唐 边境,就会丧失岁币。”

⒉  指地方每年向国家缴纳的钱物。

《明史·武宗纪》:“夏五月丙申,减 苏、杭 织造岁币。”

国语辞典

⒈  宋代称每年输给辽、金等国的钱币。

《宋史·卷一七三·食货志上一》:「季世金人乍和乍战。战则军需浩繁,和则岁币重大,国用常苦不继。」
宋·苏轼〈富郑公神道碑〉:「上命御史中丞贾昌朝馆伴,不许割地,而许增岁币。」

岁币(sui bi)同音词

  • 1、碎碧[suì bì ]

    1.零落的绿叶。

  • 2、碎璧[suì bì ]

    1.破碎的玉璧。形容映入竹帘的月光。 2.破身。谓失去女贞。

  • 3、随笔[suí bǐ ]

    1.犹言随手下笔。 2.一种灵活随便的笔记或文体。 3.一种散文体裁。篇幅短小﹐表现形式灵活自由﹐可以抒情﹑叙事或评论。

岁币词语接龙

  • 1、货币的价值,即货币购买商品的能力。
  • 2、货币制度,包括拿什么做货币和货币的单位,以及硬币的铸造,纸币的发行,流通等制度。
  • 3、1.缯帛。古代用于祭祀﹑进贡﹑馈赠的礼物。 2.泛指财物。
  • 4、1.礼物,财货。
  • 5、1.国家所规定的货币法制。
  • 6、1.指入贡的绣帛﹑圭璋﹑虎豹皮﹑马等物。
  • 7、1.古代作祭祀礼神用的玉帛等物的名称。
  • 8、1.礼品及行装费用。
  • 9、1.征收货币。
  • 10、1.馈赠用的锦帛。
  • 11、1.指礼物。
  • 12、1.指用作礼物的马。
  • 13、1.聘请贤人用的礼物。
  • 14、1.赠给丧家的奠仪与随葬品。
  • 15、1.钱币。
  • 16、1.财币货物。
  • 17、1.贡献礼物。
  • 18、1.进献的礼品。
  • 19、1.营造用料的剩余部分。币,通"敝"。
  • 20、1.帛和玉,古代用以祭祀的礼品。
  • 21、重言甘币:指礼物;厚:重。礼物丰厚,言辞好听。指为了能达到某种目的而用财物诱惑。
  • 22、敝国1.对自己国家的谦称。
  • 23、敝褐1.破旧的短衣。指寒素身份。
  • 24、敝化1.败坏风化。

岁币的相关查询

岁币的意思解释、岁币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