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zā zhǐ  ]
  • ㄗㄢˇ ㄓˇ
  • RVQ RX

拶指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用拶子夹手指。

就用严刑拷他,讨拶来拨指。——《二刻拍案惊奇》

squeezing a person's fingers between sticks;

⒉  拶夹。夹手指的刑具。

torture instrument;

引证解释

⒈  旧时夹手指的刑具。

明 沉榜 《宛署杂记·经费上》:“拶指六把,连绳价七分。”
《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九:“把 申春 严刑拷打, 藺氏 亦加拶指,都抵赖不得,一一招了。”
《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论革命之趋势一》:“清 律重刑讯,所用刑具有笞杖、枷锁、手杻、脚镣、夹棍、拶指、压膝、问板等,已极人世之残忍矣。”

国语辞典

⒈  旧日一种酷刑。用五根小木条,夹犯人的手指,使痛而招供。

《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九》:「把申春严刑拷打,蔺氏亦加拶指,都抵赖不得,一一招了。」
《二刻拍案惊奇·卷一二》:「就用严刑拷他,讨拶来拶指。」

英语翻译

to squeeze the fingers (old form of torture)​

拶指(za zhi)同音词

  • 1、杂支[zá zhī ]

    1.正项之外的零碎开支。

  • 2、杂职[zá zhí ]

    1.古代品官以外的办事人员。

  • 3、杂志[zá zhì ]

    有固定刊名,定期或不定期的连续出版物。用卷、期、号或年、月为序编号出版。定期出版的又叫“期刊”。

  • 4、杂治[zá zhì ]

    1.会审。 2.综合治理。

  • 5、杂质[zá zhì ]

    1.一种物质中夹杂的其它物质。

  • 6、咋指[zǎ zhǐ ]

    1.谓咬指出血以自誓。

拶指词语接龙

  • 1、1.用手指抓搔。
  • 2、1.指示。
  • 3、1.指示;指点。 2.指指点点,指责。
  • 4、1.指甲。 2.趾甲;爪子。 3.喻痕迹。语本宋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 5、1.犹描摹。
  • 6、1.确定。
  • 7、1.犹指责。
  • 8、1.亦作"指纵"。 2.发踪指示。比喻指挥谋划。语本《史记.萧相国世家》:"夫猎,追杀兽兔者,狗也;而发踪指示兽处者,人也。"《汉书.萧何传》作"发纵指示"。 3.比喻指挥。
  • 9、1.见"指踪"。
  • 10、1.旨趣,宗旨。
  • 11、1. 辩认并指出。如:由于叛徒指认,他被敌人逮捕了。
  • 12、1.指定任命。
  • 13、1.犹不日。谓为期不远。
  • 14、1.指点讥讽。
  • 15、1.《史记.万石张叔列传》:"建为郎中令,每五日洗沐归谒亲,入子舍,窃问侍者。取亲中裙厕牏,身自浣涤,复与侍者,不敢令万石君知,以为常。"后以"指舍"用为人子侍亲尽孝的典故。
  • 16、1.犹指定。 2.宋制,某些在选官员可以自行选定任官地点,称为"指射"。
  • 17、1.陈述。
  • 18、1.清代行捐纳制,士民捐资取得官员资格后,再出一笔费用,指定到自己希望的省分去候补,叫"指省"。
  • 19、1.识别。 2.介绍认识。
  • 20、1.指明实际情况。 2.犹实据。 3.核实。指,通"稽"。《荀子.正名》:"故知者为之分别,制名以指实。"于省吾《双剑誃诸子新证.荀子三》:"指应读作稽……指实亦稽实也。"一说为指明实事,见杨倞注。 4.证实。指,通"稽"。
  • 21、1.犹美食。
  • 22、使①支使;使唤:指使别人|以奉指使|受人指使。 ②唆使:幕后指使。
  • 23、①指给人看:指示牌|指示代词。 ②指点;指引:指示一二|予以指示。 ③指示下级、晚辈的文件、意见:长辈的指示|按上级指示办。
  • 24、1.六书之一。以象征性的符号来表示意义的造字法。 2.谓手指某事。 3.阐明事理,叙述事物。 4.谓军队指向某地。犹进军。

拶指的相关查询

拶指的意思解释、拶指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