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zhǐ shēn  ]
  • ㄓˇ ㄕㄣ
  • RX JHK

指申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陈述。

引证解释

⒈  陈述。

《隋书·孝义传·薛濬》:“故遣使人,指申往命。魂而有灵,歆兹荣渥。”

指申(zhi shen)同音词

  • 1、寘身[zhì shēn ]

    1.犹安身;存身。

  • 2、直身[zhí shēn ]

    1.伸直的身躯。 2.以直道立身。 3.古代一种日常所穿的长衫。 4.指明代内官服饰之一种。

  • 3、祗慎[zhī shèn ]

    1.敬慎。

  • 4、只身[zhī shēn ]

    1.独自一人。

  • 5、致身[zhì shēn ]

    1.《论语.学而》:"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原谓献身。后用作出仕之典。

  • 6、质身[zhì shēn ]

    1.典押人身。

  • 7、质审[zhì shěn ]

    1.质对审讯。

  • 8、治身[zhì shēn ]

    1.犹修身。

  • 9、掷身[zhì shēn ]

    1.犹纵身。

  • 10、置身[zhì shēn ]

    1.存身。谓自己处于某种环境或场合。

指申词语接龙

  • 1、1.自夜达旦。犹通宵。
  • 2、1.再次祷祝。
  • 3、1.犹申雪。
  • 4、1.用公文向上呈报。
  • 5、1.规定。
  • 6、1.即申徒。
  • 7、1.明断。
  • 8、1.发送。
  • 9、1.申报处罚。
  • 10、1.伸张义愤。
  • 11、1.周代名臣申伯和仲山甫的并称。 2.借指贤能的辅佐之臣。
  • 12、1.谓重申诉而使之恢复。
  • 13、1.申请审核。
  • 14、1.反复告诫。 2.向上级或有关部门控告。
  • 15、1.反复告诫。
  • 16、1.守宫。申,通"司"。
  • 17、申请购买:~新股|~解困房。
  • 18、1.犹巩固。
  • 19、1.战国时法家申不害和韩非的并称。后世以"申韩"代表法家。亦以称申韩之学。 2.借指酷法。
  • 20、1.表示结好。
  • 21、1.表示祝贺。唐刘禹锡有《令狐相公自天平移镇太原以诗申贺》诗。
  • 22、1.诉说怨恨。
  • 23、1.重新划分。 2.引申为规划。
  • 24、1.豁免。

指申的相关查询

指申的意思解释、指申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