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bá yì  ]
  • ㄅㄚ 一ˋ
  • WT YYR

八议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八辟。

引证解释

⒈  八辟。

《后汉书·应劭传》:“陈忠 不详制刑之本,而信一时之仁,遂广引八议求生之端。”
唐 长孙无忌 《唐律疏议·名例》:“八议:一曰议亲,谓皇帝袒免以上亲,及太皇太后、皇太后緦麻以上亲,皇后小功以上亲;二曰议故,谓故旧;三曰议贤,谓有大德行;四曰议能,谓有大才业;五曰议功,谓有大功勋;六曰议贵,谓职事官三品以上,散官二品以上,及爵一品者;七曰议勤,谓有大勤劳;八曰议宾,谓承先代之后为国宾者。”
唐 王维 《寓言》诗:“生死在八议,穷达由一言。”
章炳麟 《五朝法律索隐》:“北齐 始制重罪十条,犯此者,不在八议之列。”

国语辞典

⒈  周代为八种特殊身分者所订的减刑法律。参见「八辟」条。

八议(ba yi)同音词

  • 1、拔意[bá yì ]

    1.高超的意想。

  • 2、八裔[bá yì ]

    1.八方边远地区。

  • 3、八翼[bá yì ]

    1.《晋书.陶侃传》:"﹝侃﹞又梦生八翼﹐飞而上天﹐见天门九重﹐已登其八﹐唯一门不得入。阍者以杖击之﹐因坠地﹐折其左翼。"后作为志愿不遂的典实。

  • 4、八姨[bā yí ]

    1.唐杨贵妃姊秦国夫人。

  • 5、八译[bá yì ]

    1.谓辗转多次翻译。

  • 6、八佾[bá yì ]

    1.亦作"八溢"。亦作"八羽"。 2.古代天子用的一种乐舞。佾﹐舞列﹐纵横都是八人﹐共六十四人。

  • 7、八溢[bá yì ]

    1.见"八佾"。

  • 8、巴依[bā yī ]

    1.维吾尔族﹑乌孜别克族语。王爷;财主。

  • 9、罢议[bà yì ]

    1.停止论议;罢论。

八议词语接龙

  • 1、1.列入议事日程的提案。
  • 2、1.古刑法八议之一。谓对先朝后裔而享受国宾待遇者进行特别审议﹐以减免刑罚。
  • 3、1.讨论治军用兵。
  • 4、1.谓干扰朝廷选用人才之权。柄﹐指选士用人之权。
  • 5、1.犹言相提并论。 2.拟议﹐设计筹划。
  • 6、1.谋议侮弄。
  • 7、1.古刑法八议之一。谓对于皇亲国戚进行特别审议﹐以减免其刑罚。 2.议婚﹔说亲。
  • 8、1.古刑法八议之一。对勤于国事者进行特别审议以减免刑罚。
  • 9、1.指有特殊身份者犯罪时﹐可原其罪情奏请予以减罪。
  • 10、1.谓理屈词穷。诎﹐通"屈"。
  • 11、1.商议迎娶之事。
  • 12、1.指对国政的发言权。
  • 13、1.审议。
  • 14、1.非议之声。
  • 15、1.议论商讨公事。 2.度事﹐衡量事情的轻重。议﹐通"仪"。
  • 16、1.议事之室。
  • 17、1.见"议谥"。
  • 18、1.犹义疏。疏解经籍的著作。议﹐通"义"。
  • 19、1.论议辩说。
  • 20、1.议论政事之堂。
  • 21、1.商讨。
  • 22、1.议定题目。 2.会议讨论的题目。
  • 23、1.指奏议文章的体裁。
  • 24、1.拟议将亲尽之祖的神主迁出宗庙藏于祧﹐谓之"议祧"。祀远祖﹑始祖之庙为祧。古代帝王宗庙﹐除百世之祖不迁外﹐其馀五世亲尽则迁去神主藏于祧。

八议的相关查询

八议的意思解释、八议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