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cí fèi  ]
  • ㄘˊ ㄈㄟˋ
  • TDUH XJM

辞费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说废话;罗唆。

引证解释

⒈  说废话;罗唆。

《礼记·曲礼上》:“礼不妄説人,不辞费。”
孔颖达 疏:“凡为人之道,当言行相副。今直有言而无行,为辞费。”
南朝 宋 颜延之 《重释何衡阳<达性论>》:“故两解此意,冀以取了,反致辞费。”
《金史·白华传》:“其奏每嫌辞费,必欲言简而意明。”
邹韬奋 《外国文和外国教师》:“既是在事实上不可能,我竟说了一大堆话,不是辞费吗?”

国语辞典

⒈  说而不做。

《礼记·曲礼上》:「礼不妄说人,不辞费。」
唐·孔颖达·正义:「言而不行为辞费。」

⒉  言辞多而无意义。

如:「这篇文章结构松散,辞费而冗长。」

辞费(ci fei)同音词

  • 1、疵废[cī fèi ]

    1.谓非议人家的过失﹐认为应废黜不用。

  • 2、词费[cí fèi ]

    1.耗费言词。

  • 3、次非[cì fēi ]

    1.古勇士名。

  • 4、佽飞[cì fēi ]

    1.即佽非。春秋楚勇士。唐李白《观佽飞斩蛟龙图赞》:"佽飞斩长蛟﹐遗图画中见。"金元好问《观淅江涨》:"佽飞斗蛟鳄﹐燃犀出麟介。"后亦泛指勇士。 2.汉武官名。少府属下左弋,自武帝太初元年改名为"佽飞",掌弋射。《汉书.冯奉世传》:"今发三辅﹑河东﹑弘农越骑﹑迹射﹑佽飞﹑彀者﹑羽林孤儿及呼速絫﹑嗕种﹐方急遣。"后亦泛指武官。

  • 5、佽非[cì fēi ]

    1.人名。相传为春秋时楚国勇士。

  • 6、刺蜚[cì fēi ]

    1.见"刺蜚绣"。

  • 7、赐绯[cì fēi ]

    1.赐给绯色的官服。唐代五品﹑四品官服绯,后世服绯品级不尽相同。 2.指唐玄宗把骰子的四点饰以朱色之事。

辞费词语接龙

  • 1、1.耗费本钱。
  • 2、1.反复猜度。
  • 3、1.耗费才思。
  • 4、1.耗费钱财。
  • 5、1.花费钱钞。
  • 6、美国东北部城市。大市区人口4716万(1980年)。铁路枢纽,重要海港。东海岸主要炼油中心和钢铁、造船基地,纺织、服装也很重要。曾为美国首都。有独立厅、自由钟等古迹。
  • 7、1.谓难估量。
  • 8、1.花费,支出。
  • 9、1.见"费辞"。
  • 10、1.亦作"费词"。 2.多费言词;饶舌。 3.多馀的言词;废话。
  • 11、1.费财和烦扰。
  • 12、1.兽名。即狒狒。
  • 13、耗费工夫:加工这种零件比较~,一小时怕完不了。
  • 14、1.见"费工"。
  • 15、1.费财害民。
  • 16、1.耗费,花费。
  • 17、耗费言词,多说话:一说他就明白,用不着~ㄧ我费了许多话才把他说服。
  • 18、1.谓难以说解。 2.费唇舌。
  • 19、(文章的词句、说的话)不好懂:这篇文章词意隐晦,实在~。
  • 20、(~儿)费力:腿脚不好,上楼~ㄧ费了半天劲,也没有干好。
  • 21、1.谓啰唆无用的文句。
  • 22、1.耗费。
  • 23、1.口角;斗嘴。 2.耗费言词;多一番说话。
  • 24、1.牵挂费心。 2.花费金钱,遭受麻烦。

辞费的相关查询

辞费的意思解释、辞费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