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jué jiàn  ]
  • ㄐㄩㄝˊ ㄐ一ㄢˋ
  • YCNK YSL

谲谏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委婉地规谏。

引证解释

⒈  委婉地规谏。

《诗·周南·关雎序》:“上以风化下,下以风刺上,主文而譎諫,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故曰风。”
郑玄 笺:“譎諫,咏歌依违不直諫。”
《孔子家语·辩政》:“忠臣之諫君有五义焉:一曰譎諫,二曰戇諫,三曰降諫,四曰直諫,五曰风諫。”
宋 张戒 《岁寒堂诗话》卷下:“至于‘鹤驾通宵凤輦备,鸡鸣问寝龙楼晓’,虽但叙一时喜庆事,而意乃讽 肃宗,所谓主文而譎諫也。”
郭绍虞 《中国文学批评史》六七:“由温柔敦厚言,所以重在比兴,重在蕴蓄,重在反复唱叹,重在婉陈,重在主文谲谏。”

国语辞典

⒈  托辞不直言,使闻者自悟。

《诗经·周南·关雎·序》:「主文而谲谏,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

谲谏(jue jian)同音词

  • 1、絶涧[jué jiàn ]

    1.亦作"絶磵"。 2.高山陡壁之下的溪涧。

  • 2、絶磵[jué jiàn ]

    1.见"絶涧"。

谲谏词语接龙

  • 1、1.向君主进谏的奏章。
  • 2、1.条陈得失的奏章。
  • 3、1.谏官官署。
  • 4、1.进谏游说。
  • 5、1.指谏官的职位。
  • 6、1.苦笋。
  • 7、1.犹谏垣。
  • 8、1.指御史。
  • 9、1.规劝训导。
  • 10、1.规劝的话。
  • 11、1.官名。谏议大夫。 2.谏诤。 3.指谏诤论议的文字。
  • 12、1. 能直言相劝的朋友,即“诤友”。
  • 13、1.亦作"谏喻"。 2.劝谏讽喻﹔劝谏晓喻。
  • 14、1.见"谏谕"。
  • 15、1.指谏官官署。
  • 16、1.谏官官署。
  • 17、1.御史台的别称。 2.谏官官署。宋初由门下省析置﹐以分隶门下﹑中书的左右谏议大夫﹑司谏﹑正言为谏官。宋司马光有《谏院题名记》。
  • 18、1.向皇帝进谏的奏章。
  • 19、1.规劝争辩。
  • 20、1.谏诤。争﹐通"诤"。
  • 21、1.谏诤﹔规劝。
  • 22、1.指御史台。
  • 23、1.谏书的草稿。
  • 24、1.直言规劝之臣。 2.掌谏诤的官员。

谲谏的相关查询

谲谏的意思解释、谲谏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