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jiàn shū  ]
  • ㄐ一ㄢˋ ㄕㄨ
  • YSL NHY

谏疏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条陈得失的奏章。

引证解释

⒈  条陈得失的奏章。

唐 韩愈 《游青龙寺赠崔大补阙》诗:“年少得途未要忙,时清諫疏尤宜罕。”
清 张佩纶 《论闺秀诗》诗之十二:“《骚》情諫疏到今称,娬媚何当属 魏徵。”
郭沫若 《奴隶制时代·附论西汉不是奴隶社会》:“把这些事例和 董仲舒 的谏疏对照起来,我们可以放心地下出一个判断。”

谏疏(jian shu)同音词

  • 1、剑术[jiàn shù ]

    武术或击剑运动中用剑的技术。

  • 2、剑树[jiàn shù ]

    1.佛教语。剑轮地狱中的景象。见《长阿含经.地狱品》。 2.喻险境。 3.酷刑之一。

  • 3、奸竖[jiān shù ]

    1.亦作"奸竖"。 2.奸诈的小人。

  • 4、奸数[jiān shù ]

    1.诈术。

  • 5、见恕[jiàn shù ]

    1.被宽恕;宽恕我。

  • 6、见数[jiàn shù ]

    1.表现出来的节气变化的时序规律。

  • 7、缄书[jiān shū ]

    1.书信。

  • 8、荐书[jiàn shū ]

    1.推荐人的文书或信件。

  • 9、荐数[jiàn shù ]

    1.查阅。

  • 10、兼属[jiān shǔ ]

    1.兼任的部属。

谏疏词语接龙

  • 1、1.亦作"疎豁"。 2.犹疏阔。久别。 3.犹排遣。 4.开阔;敞亮。 5.开朗;直爽。 6.稀疏脱落。
  • 2、1.亦作"疏脊"。 2.贫瘠﹐不肥沃。
  • 3、1.分条记载。 2.犹记叙。
  • 4、1.亦作"疎忌"。 2.疏远猜忌。
  • 5、1.疏远离间。
  • 6、1.亦作"疏俭"。 2.粗淡简略。
  • 7、又称“疏枝”。将一个枝条从基部全部剪去或锯去的修剪方法。通常剪除病虫枝、干枯枝、无用徒长枝、下垂枝、交叉的密生枝。可改善树冠通风状况,集中养分和水分,有利于成花、结果。
  • 8、1.亦作"疏简"。 2.散漫﹐随便。 3.疏远简慢。 4.粗疏简略。 5.萧疏挺拔。
  • 9、1.亦作"疎蹇"。 2.迂阔困顿。
  • 10、1.亦作"疏贱"。 2.指关系疏远﹑地位低下的人。 3.谓关系疏远﹐地位低下。 4.疏远轻视。
  • 11、1.亦作"疎絶"。 2.疏远断绝。
  • 12、1.亦作"疏爵"。 2.分封爵位。
  • 13、1.亦作"疎俊"。亦作"踈俊"。 2.放达超逸。
  • 14、为疏通、扩宽、挖深河湖或其他水域,用人力或机械进行的水下土石方开挖工程。广泛用于开挖航道、港口、运河,浚深、拓宽航道,疏通河道、渠道,清除水下障碍物等。
  • 15、1.亦作"疎儁"。同"疏俊"。
  • 16、1. 使分散;指使在大面积内疏散开。如:疏开队形。
  • 17、1.豁达;开朗。
  • 18、1.上疏极谏。
  • 19、1.亦作"踈客"。 2.稀客。 3.关系疏远的客人。
  • 20、1.亦作"疎快"。 2.开阔;畅快。 3.粗率直爽。 4.明快爽朗。
  • 21、1.亦作"疎狂"。亦作"踈狂"。 2.豪放﹐不受拘束。
  • 22、1.亦作"疏旷"。亦作"踈旷"。 2.豪放;豁达。 3.远离;远隔。 4.孤单寂寞。 5.空阔﹐广大;宽宏。
  • 23、①粗略,不周密:天下初定,制度疏阔。 ②迂阔,不切实际:好谈世务,而疏阔不可用|贾生之言,乃颇疏阔。 ③久隔;久别:经年的疏阔,乘此可以作亲热的探访。 ④距离大,开阔:小楼与小楼之间疏阔,环境很好。
  • 24、1.亦作"踈籁"。 2.稀疏的声响。

谏疏的相关查询

谏疏的意思解释、谏疏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