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dànɡ yí  ]
  • ㄉㄤˋ 一ˊ
  • AIN GXW

荡夷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扫荡平定。

引证解释

⒈  扫荡平定。参见“荡平”。

南朝 宋 何承天 《安边论》:“总率虎旅精卒十万,使一举盪夷,则不足稍勤王师,以劳天下。”
荡平。 唐 刘禹锡 《贺平淄青表》:“五纪巢穴,一朝荡夷,遂使 齐 鲁 之乡,復归仁寿之域。”
宋 王安石 《李通叔哀辞》:“邪志荡夷兮,正气独完。”

荡夷(dang yi)同音词

  • 1、当依[dānɡ yī ]

    1.见"当扆"。

  • 2、当扆[dānɡ yǐ ]

    1.亦作"当依"。 2.扆,古代庙堂户牖之间绣有斧形的屏风。《礼记.曲礼下》:"天子当依而立,诸侯北面而见天子,曰觐。"孔颖达疏:"天子当依而立者,依,状如屏风,以绛为质,高八尺,东西当户牖之间,绣为斧文也。亦曰斧依……设依于庙堂户牖之间,天子见诸侯则依而立,负之而南面以对诸侯也。"陆德明释文:"依,本又作扆,同,于岂反。"后以"当扆"指天子临朝听政。

  • 3、当役[dānɡ yì ]

    1.服劳役。

  • 4、当意[dānɡ yì ]

    1.称意;合意。

  • 5、荡佚[dànɡ yì ]

    1.放纵;不受约束。

  • 6、荡轶[dànɡ yì ]

    1.同"荡佚"。

  • 7、荡逸[dànɡ yì ]

    1.同"荡佚"。 2.毁坏散失。

  • 8、党义[dǎnɡ yì ]

    1.指一个政党对客观世界﹑社会生活以及学术问题等所持有的系统的理论和主张。

  • 9、党议[dǎnɡ yì ]

    1.聚众议论。 2.朋党之间的争论﹑非议。

  • 10、党翼[dǎnɡ yì ]

    1.庇护。

荡夷词语接龙

  • 1、1.平正和偏颇;平坦和险阻。
  • 2、1.夷服之外的地方﹐泛指荒远地区。
  • 3、1.伤残﹐死亡。
  • 4、1.旧时指上海的租界。亦以称旧上海。犹言洋场﹐含贬义。
  • 5、1.平坦而宽广。
  • 6、1.平和通达。
  • 7、1.伯夷和巢父的并称。用以指品行高洁的人。
  • 8、1.疾病平复痊愈。比喻生民疾苦的解除。
  • 9、1.古丧礼陈尸之床。
  • 10、1.平和纯正。
  • 11、1.旷达。
  • 12、1.谓性情平和淡泊。
  • 13、1.平易恬静。
  • 14、1.平定。
  • 15、1.平易之道。 2.平坦的道路。
  • 16、1.谓夷人之性。 2.常德。
  • 17、1.同列﹐同辈。
  • 18、1.古称东方部族为夷﹐北方部族为狄。常用以泛称除华夏族以外的各族。 2.指边远少数民族地区。 3.视为夷狄。
  • 19、1.犹夷踞。
  • 20、1.谓平定叛乱。 2.指外族入侵的战祸。
  • 21、1.杀戮﹐屠杀。
  • 22、1.古九服之一。王畿之外﹐每五百里为一区划﹐共有九﹐第七为夷服。
  • 23、1.灭亡。
  • 24、1.夷人的歌曲。亦泛指外族的歌曲。

荡夷的相关查询

荡夷的意思解释、荡夷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