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yí fú  ]
  • 一ˊ ㄈㄨˊ
  • GXW XJJH

夷刜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杀戮,屠杀。

引证解释

⒈  杀戮,屠杀。

清 姚鼐 《明赠太常卿张公祠碑文》:“明 崇禎 十一年冬,大 清 兵自 青山口 入畿甸,所过夷刜,蔑能防阻。”

夷刜(yi fu)同音词

  • 1、翊辅[yì fǔ ]

    1.辅佐。

  • 2、一夫[yì fū ]

    1.一人。指男人。 2.特指一个农夫。 3.犹言独夫。指众叛亲离的人,暴君。 4.借指地积,方百步或百亩。

  • 3、益符[yì fú ]

    1.虫名。又称无舌。中医入药。

  • 4、益复[yì fù ]

    1.更加;越发。

  • 5、益赋[yì fù ]

    1.增加赋税。

  • 6、谊父[yì fù ]

    1.义父﹐干爸爸。

  • 7、逸夫[yì fū ]

    1.指无业游民。

  • 8、逸伏[yì fú ]

    1.犹隐伏。

  • 9、逸福[yì fú ]

    1.安逸幸福。

  • 10、蚁伏[yǐ fú ]

    1.比喻降服者之多。

夷刜词语接龙

  • 1、1.犹削掉。
  • 2、偪隘1.狭窄。
  • 3、偪剥1.象声词。
  • 4、偪促1.逼迫催促。
  • 5、偪介1.迫近;靠近。《左传.昭公二十年》:"逼介之关,暴征其私。"杨伯峻注:"此谓迫近国都之关卡。"一说"偪介"为"偪尔"之形误。参阅清王引之《经义述闻。春秋左传下》"偪介之关"。
  • 6、偪近1.接近;迫近。
  • 7、偪勒1.犹勒索。
  • 8、偪壤1.谓领土靠近。
  • 9、偪塞1.拥塞;滞塞。
  • 10、偪束1.逼迫约束。
  • 11、偪下1.谓使下属感到为难。
  • 12、偪拶1.压迫。
  • 13、偪仄1.亦作"逼侧"。 2.迫近;相迫。 3.密集;拥挤。 4.狭窄。 5.匆迫;短暂。 6.窘迫。
  • 14、偪窄1.狭隘,不宽敞。
  • 15、偪真1.逼真,极为相似。
  • 16、韛囊1.古代鼓风皮囊。
  • 17、趺跏1.双足交叠而坐。
  • 18、趺架1.放置物件的座架。
  • 19、趺居1.踞坐;趺坐。
  • 20、趺莲1.即莲座。佛教徒打坐修行的座子四周缀有莲花,故名。借指修行。
  • 21、趺逝1.称佛教徒去世。因其多趺坐蒲团而死,故称。
  • 22、趺足1.盘膝。左足背放在右腿上,右足背放在左腿上。
  • 23、趺坐〈书〉佛教徒盘腿端坐,左脚放在右腿上,右脚放在左腿上。
  • 24、趺座1.亦作"趺坐"。 2.碑刻等的底座。

夷刜的相关查询

夷刜的意思解释、夷刜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