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qián bó  ]
  • ㄑ一ㄢˊ ㄅㄛˊ
  • QG RMH

钱帛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指聘礼。

受母钱帛多。——《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betrothal presents from the bridgroom's to the bride's family;

引证解释

⒈  金钱、缣帛。

《史记·滑稽列传》:“﹝ 东方朔 ﹞徒用所赐钱帛,取少妇於 长安 中好女。”
唐 韩愈 《赠崔立之评事》诗:“墙根菊花好沽酒,钱帛纵空衣可準。”
陈景云 注:“唐 百官月俸多给钱帛。”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慈恩寺题名游赏赋咏杂纪》:“众皆嘉叹,悉以钱帛遗之。”

国语辞典

⒈  金钱布帛。

《列子·说符》:「钱帛无量,财货无訾。」
唐·白居易〈渭村退居寄礼部侍郎翰林钱舍人〉诗一百韵:「尘埃常满甑,钱帛少盈囊。」

⒉  聘礼。

《乐府诗集·卷七三·杂曲歌辞十三·古辞·焦仲卿妻》:「受母钱帛多,不堪母驱走。」

钱帛(qian bo)同音词

  • 1、千伯[qiān bó ]

    1.田间纵横交错的小路。千,通"阡";伯,通"陌"。

  • 2、浅薄[qiǎn bó ]

    ①肤浅。多指缺乏学识和经验:智行浅薄|他们这些人崇洋媚外,实在是太浅薄了。 ②轻薄;不朴实:时俗浅薄|风气浅薄。

  • 3、仟伯[qiān bó ]

    1.千钱与百钱。借指盈余﹑利息。仟,通"千"。 2.田间小道。仟,通"仟"。也写作"阡陌"。

  • 4、迁播[qiān bō ]

    1.迁徙流离。

  • 5、钱镈[qián bó ]

    1.古代两种农具名。后泛指农具。 2.借指农事。

  • 6、潜波[qián bō ]

    1.犹微波。 2.指涌泉。 3.沉入水中。

钱帛词语接龙

  • 1、1.古代新妇持素绢拜见公婆之礼。
  • 2、1.亦作"帛?"。 2.用棉纱织成的布。
  • 3、1.画在丝织物上的图画。长沙楚墓和马王堆汉墓共发现帛画四件,是我国存世最古的画幅。
  • 4、1. 丝线。如: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唐·杜牧《阿房宫赋》。
  • 5、也称“缣书”、“素书”。在丝织品上写成的书。春秋战国时已有使用。魏晋以后纸书盛行,帛书遂少用。
  • 6、1.绘在缣帛上的图像或地图。
  • 7、1.在帛上写信,团成小丸,外封以蜡,用以密递消息。
  • 8、1.写在帛上的诏书。后泛谓诏书。
  • 9、1.手绢。
  • 10、兰船1.亦作"帛阑船"。 2.用帛装饰栏杆的船。
  • 11、阑船1.见"帛兰船"。
  • 12、般若1.佛教语。梵语的译音。或译为"波若",意译"智慧"。佛教用以指如实理解一切事物的智慧,为表示有别于一般所指的智慧,故用音译。大乘佛教称之为"诸佛之母"。
  • 13、般若佛教指最通达的智慧。
  • 14、泊洑1.沼泽地。
  • 15、泊礼1.薄礼。
  • 16、泊然1.恬淡无欲貌。
  • 17、泊如1.恬淡无欲貌。
  • 18、泊位可供船舶靠泊的码头位置或浮筒位置。通常指码头泊位。它的数量和等级是衡量一个港口设施规模的重要标志。
  • 19、博丽1.丰富华美。
  • 20、博练1.渊博练达。 2.深谙。
  • 21、博临1.谓广泛惠临﹑惠顾。
  • 22、博陆1.即双陆。古代博戏之采名。 2.指霍光。《汉书.霍光传》载,汉武帝封霍光为博陆侯。光忠谨,曾长期主持朝政。
  • 23、博罗1.芋头的异名。 2.蒙古语boru音译。青色;灰褐色。
  • 24、博落1.广疏貌。

钱帛的相关查询

钱帛的意思解释、钱帛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