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bō rě  ]
  • ㄅㄛ ㄖㄜˇ
  • TUWC ADK ( b ō r ě )

般若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智慧。佛教用语。通过直觉的洞察所获得的先验的智慧或最高的知识。

prajna; wisdom;

引证解释

⒈  佛教语。梵语的译音。或译为“波若”,意译“智慧”。佛教用以指如实理解一切事物的智慧,为表示有别于一般所指的智慧,故用音译。大乘佛教称之为“诸佛之母”。一本作“智慧”。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文学》:“殷中军 被废 东阳,始看佛经,初视《维摩詰》,疑般若波罗密太多,后见《小品》,恨此语少。”
刘孝标 注:“波罗密,此言到彼岸也。经云到者有六焉……六曰般若,般若者,智慧也。”
唐 王勃 《益州德阳县善寂寺碑》:“涅槃甘露,承眷而宵流;般若灵音,杂祥以昼引。”
宋 苏轼 《小篆<般若心经>赞》:“稽首《般若多心经》,请观何处非般若。”
清 龚自珍 《发大心文》:“欲修禪那,发心为先;欲修般若,发心为先。”

国语辞典

⒈  能证悟空理的智慧。梵语prajñā的音译。

《大智度论·卷一八》:「答曰:『摩诃,秦言大;般若,言慧;波罗蜜,言到彼岸。』」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论说》:「动极神源,有般若之绝境乎?」

英语翻译

Sanskrit prajña: wisdom, great wisdom, wondrous knowledge

德语翻译

Prajna (en sanskrit : sagesse)​

法语翻译

Prajñā, Weisheit (Buddhismus)​ (Rel)​

般若(bo re)同音词

  • 1、般若[bō rě ]

    1.佛教语。梵语的译音。或译为"波若",意译"智慧"。佛教用以指如实理解一切事物的智慧,为表示有别于一般所指的智慧,故用音译。大乘佛教称之为"诸佛之母"。

般若词语接龙

  • 1、1.若干。 2.如;像。
  • 2、1.长而下垂的样子。 2.众多的样子。 3.每每,常常。
  • 3、1.此时,现在。 2.那时,当时。
  • 4、使1.假使,假如,如果。
  • 5、1.犹其人。语出《淮南子.道应训》:"卢敖游乎北海,经乎太阴,入乎玄阙,至于蒙谷之上,见一士焉……卢敖与之语曰:'……子殆可与敖为友乎?'若士者齤然而笑曰:'……然子处矣,吾与汗漫期于九垓之外,吾不可以久驻。'若士举臂而竦身,遂入云中。"后因以"若士"代仙人。
  • 6、1. ——一般用在偏正复句中偏句的开头,表示假设,相当于“要是”、“如果”,正句中常用“就”、“便”跟它相呼应。如:若是似都管看待我们时,并不敢怨怅。——《水浒传》。如:他若是不去,我们就让别人去。
  • 7、1.温顺而善良。
  • 8、1.古水名。即今雅砻江。其与金沙江合流后的一段,古时亦称若水。
  • 9、1.如此。
  • 10、1.香草名。
  • 11、1.怎样;怎样的。 2.怎堪。 3.怎能。 4.倘若。
  • 12、1.见"若下酒"。
  • 13、1.见"若耶"。
  • 14、1.即若敖鬼。
  • 15、1.你们。 2.这些人,这等人。
  • 16、1.犹你们。
  • 17、1.此,这;这些。 2.如此,这样。
  • 18、1.假如,如果。
  • 19、1.即若下酒。
  • 20、1.传说中人类的祖先。
  • 21、1.见"若榴"。
  • 22、1.亦作"若留"。 2.即石榴。
  • 23、1.古代神话中的树名。《山海经.大荒北经》:"大荒之中,有衡石山﹑九阴山﹑泂野之山,上有赤树,青叶,赤华,名曰若木。"郭璞注:"生昆仑西附西极,其华光赤下照地。"一说,即扶桑(见清段玉裁《说文.木部》"榑"字注)。
  • 24、1.至于。用于句子开头,表示另起一事。

般若的相关查询

般若的意思解释、般若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