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yǒu jié  ]
  • 一ㄡˇ ㄐ一ㄝˊ
  • E AB

有节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有节度;有节制。

引证解释

⒈  有节度;有节制。

《礼记·檀弓上》:“夫礼,为可传也,为可继也。故哭踊有节。”
唐 李德裕 《欹器赋》:“表人道之隆替,明百事之有节。”
清 黄燮清 《十一月朔大雪》诗:“主帅慎进退,出师贵有节。”
张书绅 《正气歌》三:“在 南昌 起义失败的教训里,在 皖南 事变有利有节的斗争中……哪一个革命者不应看到,这一切一切都是由千千万万革命先烈用血和生命写成。”

有节(you jie)同音词

  • 1、痏疥[yòu jiè ]

    1.瘢痕和疥疮。比喻小事。

  • 2、忧嗟[yōu jiē ]

    1.忧愁叹息。

  • 3、忧结[yōu jié ]

    1.忧虑郁积。

  • 4、幽劫[yōu jié ]

    1.谓遭囚禁,被胁制。

  • 5、幽洁[yōu jié ]

    1.雅静高洁。 2.幽雅清静。

  • 6、幽结[yōu jié ]

    1.犹郁结。

  • 7、幽介[yōu jiè ]

    1.卑微孤介的人。

  • 8、优借[yōu jiè ]

    1.优待,借重。 2.宽容,宽假。

  • 9、有截[yǒu jié ]

    1.齐一貌;整齐貌。有﹐助词。《诗.商颂.长发》:"苞有三蘖,莫遂莫达,九有有截。韦顾既伐,昆吾夏桀。"郑玄笺:"九州齐一截然。"又:"相士烈烈,海外有截。"郑玄笺:"截,整齐也。"唐白居易《刑礼道策》:"方今华夷有截,内外无虞,人思休和。"后人割取《诗》句"有截"二字代称九州,天下。

  • 10、游街[yóu jiē ]

    1.游逛街市。 2.特指人们有目的地在街上游行。多为押解罪犯坏人以示惩戒。有时亦为簇拥英雄模范人物以彰功绩。

有节词语接龙

  • 1、〈书〉抑制哀痛,不使过分(多用于劝慰死者家属)。
  • 2、1.谓有操守而又仁爱。
  • 3、1.竹子和树木的主干砍去枝节后留下的疤痕。 2.喻指事情遇到阻难。
  • 4、书籍经过删节的版本。
  • 5、1.指乐曲的节奏变化。 2.指节令变化﹐时光流逝。参见"节变岁移"。
  • 6、1.俭约﹐不尚丰厚。
  • 7、1.节约财用。
  • 8、〈书〉气节操守。
  • 9、1.树木上歧出的节。
  • 10、1.宋代节度使﹑观察使的合称。
  • 11、1.犹节录。
  • 12、1.指帝王在节日赏赐的钱钞。
  • 13、1.储敛﹐蓄积。
  • 14、1.玺节与传言。
  • 15、1.在清明等节日致祭。
  • 16、1.逐次;逐一。 2.程序;次序。
  • 17、1.指骨节之间津液聚凑之处。
  • 18、1.节度分划。
  • 19、1.树木根节盘错。喻事情复杂。
  • 20、1.元旦节日。
  • 21、1.指官员出行前导的仪仗队。
  • 22、电路中联接三个或三个以上支路的点。
  • 23、1.节拍和音调。
  • 24、1.谓如肢体骨节一般彼此配合行动。

有节的相关查询

有节的意思解释、有节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