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chán shì  ]
  • ㄔㄢˊ ㄕˋ
  • QNQU KFTJ

馋嗜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贪馋无厌。

引证解释

⒈  贪馋无厌。

《瑜伽师地论》卷三九:“若有众生食饱满已,性多馋嗜,数復来求珍妙饮食,亦不施与。”
南唐 谭峭 《化书·食化·燔骨》:“馋嗜者必忘于痛苦,飢窘者必轻于性命。”

馋嗜(chan shi)同音词

  • 1、觇视[chān shì ]

    窥看:觇视朝政|忽闻门外虫鸣,惊起觇视,虫宛然尚在。

  • 2、馋食[chán shí ]

    1.贪食;贪吃。

  • 3、产莳[chǎn shí ]

    1.犹栽种。

  • 4、阐士[chǎn shì ]

    1.僧人。

  • 5、阐示[chǎn shì ]

    1.阐明并显示。

  • 6、阐释[chǎn shì ]

    阐述、解释:阐释名词术语。

  • 7、蒇事[chǎn shì ]

    1.谓事情办理完成。

  • 8、忏事[chàn shì ]

    1.指延请僧道为亡灵祈祷之事。

  • 9、禅师[chán shī ]

    1.和尚之尊称。《善住意天子所问经》卷下:"天子问文殊师利言'禅师者,何等比丘得言禅师?'文殊师利答言天子'此禅师者,于一切法,一行思量,所谓不生,若如是知,得言禅师。'"即比丘能得禅定波罗蜜者曰禅师。又南朝陈宣帝称南岳慧思和尚为大禅师,唐中宗赐神秀和尚以大通禅师之号,皆寓非常尊崇之意。后用为对一般和尚的尊称。

  • 10、禅士[chán shì ]

    1.犹禅人。

馋嗜词语接龙

  • 1、1.嗜欲;爱好。
  • 2、1.北齐刘昼《新论.言菀》:"文王嗜胆,曾晰嗜枣。胆苦枣酸,与众异也。"后用以指特殊的嗜好。
  • 3、1.好古。
  • 4、1.喜好,特殊的爱好。 2.今多以指不良的爱好。
  • 5、1.《国语.楚语上》:"屈到嗜芰。"韦昭注:"芰,菱(菱)也。"《韩非子.难四》:"屈到嗜芰,文王嗜菖蒲葅,非正味也,而二贤尚之,所味不必美。"后用以喻指爱好不值得的东西。
  • 6、1.《宋书.刘邕传》:"邕所至嗜食疮痂,以为味似鳆鱼。尝诣孟灵休,灵休先患灸疮,疮痂落床上,因取食之。灵休大惊。答曰:'性之所嗜。'"后因称怪僻的嗜好为"嗜痂"。
  • 7、1.谓热衷于仕进。
  • 8、1.贪求私利;贪图钱财。
  • 9、1.喜好杀戮。
  • 10、1.好尚。
  • 11、1.爱好读书;喜爱书籍。 2.喜爱书法和书法作品。
  • 12、1.赏玩所嗜好的珍品。 2.指因喜好而赏玩。
  • 13、1.谓猛兽贪于血食,后亦用以形容人凶残成性。
  • 14、1.亦作"嗜欲"。 2.嗜好与欲望。多指贪图身体感官方面享受的欲望。 3.特指情欲。
  • 15、1.喜好。
  • 16、1.《孟子.尽心下》:"曾晰嗜羊枣,而曾子不忍食羊枣。"北齐刘昼《新论.言菀》:"文王嗜胆,曾晰嗜枣。胆苦枣酸,与众异也。"后用以指特殊的嗜好。
  • 17、1.宋顾文荐《负暄杂录.性嗜》:"﹝唐﹞长庆末,权长孺流滞广陵……有从事蒋传,知长孺有嗜人爪之癖,乃于健步及诸佣保处,得爪甚多,洗濯未清,以纸裹候。长孺酒酣,进曰:'侍御史远行,有少嘉味献进。'遂以所裹人爪奉上。长孺视之欣然,如获千金,馋涎流吻,连撮啖之。"后谓怪僻的嗜好为"嗜爪"。
  • 18、嗜:爱好。喜欢吃苦胆,喜欢吃酸枣。比喻人有某种特殊的爱好。
  • 19、痂成癖比喻人有怪异的不良嗜好癖。
  • 20、痂有癖嗜:喜爱;痂:疮口结的硬壳;癖:积久的嗜好。原指爱吃疮痂的癖性。后形容人爱好特殊的事物已成一种癖好。
  • 21、痂之癖嗜:喜爱;痂:疮口结的硬壳;癖:积久的嗜好。原指爱吃疮痂的癖性。后形容怪癖的嗜好。
  • 22、酒成性1. 连续并经常过量饮用酒精饮料,沉溺于饮酒尤其是强迫性过量饮用酒精饮料。
  • 23、杀成性嗜:爱好。好杀人成了习性。形容极端凶残。
  • 24、血成性嗜:爱好。爱好吸血成了习性。指贪婪地进行敲诈勒索,榨取民脂民膏。

馋嗜的相关查询

馋嗜的意思解释、馋嗜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