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shì zhǎo  ]
  • ㄕˋ ㄓㄠˇ
  • KFTJ RHYI

嗜爪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宋顾文荐《负暄杂录·性嗜》:“﹝唐﹞长庆末,权长孺流滞广陵……有从事蒋传,知长孺有嗜人爪之癖,乃于健步及诸佣保处,得爪甚多,洗濯未清,以纸裹候。长孺酒酣,进曰:'侍御史远行,有少嘉味献进。'遂以所裹人爪奉上。长孺视之欣然,如获千金,馋涎流吻,连撮啖之。”后谓怪僻的嗜好为“嗜爪”。

引证解释

⒈  宋 顾文荐 《负暄杂录·性嗜》:“﹝ 唐 ﹞ 长庆 末, 权长孺 流滞 广陵 ……有从事 蒋传,知 长孺 有嗜人爪之癖,乃於健步及诸佣保处,得爪甚多,洗濯未清,以纸裹候。 长孺 酒酣,进曰:‘侍御史远行,有少嘉味献进。’遂以所裹人爪奉上。后谓怪僻的嗜好为“嗜爪”。

长孺 视之欣然,如获千金,馋涎流吻,连撮啖之。”

嗜爪(shi zhao)同音词

  • 1、实招[shí zhāo ]

    1.如实招供。

  • 2、诗兆[shī zhào ]

    1.谓所作诗的内容成为后来发生的事情的预兆。清王士禛有《池北偶谈.谈艺一.诗兆》。

  • 3、市招[shì zhāo ]

    1.招贴。 2.指商店招牌和招徕顾客的幌子等物。

  • 4、失着[shī zhāo ]

    1.亦作"失着"。 2.犹失策。 3.中国象棋术语。败着;坏着。

  • 5、师昭[shī zhāo ]

    1.司马师﹑司马昭的并称。

  • 6、石沼[shí zhǎo ]

    1.犹石潭。

  • 7、识照[shí zhào ]

    1.辨识鉴察。

  • 8、式昭[shì zhāo ]

    1.用以光大。

嗜爪词语接龙

  • 1、1.护卫之臣。
  • 2、1.爪子,动物的脚趾。2.某些器物的腿。如:五个爪儿的煤油炉。
  • 3、1.手指或脚趾前端的角质硬壳。
  • 4、1.亦作"爪鬋"。 2.修剪手指甲和脚趾甲。
  • 5、1.见"爪翦"。
  • 6、1.手的俗称。
  • 7、1.生活用具。金属丝或细篾条等编成﹐有柄﹐用以捞取水中物。
  • 8、1.用手指按治内膜。
  • 9、1.卫士;禁卫军将士。
  • 10、1.鸷禽猛兽的爪和嘴。喻帮凶。
  • 11、1.找寻。
  • 12、比喻为坏人效力的人:他是个甘愿作侵略者爪牙的民族败类。
  • 13、1.一种生活用品。形如手而弯其指﹐有长柄﹐背痒时用以抓爬。亦名如意。
  • 14、1.鸟类的爪和嘴。 2.指口才。
  • 15、1.犹言蠢材﹑笨蛋。 2.动物的有尖甲的脚。 3.手的辱称。
  • 16、尖儿1. 猪蹄子。
  • 17、拉帽1.明代皇子戴的一种帽子。
  • 18、哇岛印度尼西亚最重要岛屿。东西长约970千米,南北宽95~160千米,面积126万平方千米。人口9300多万(1982年),占全国总人口60%。以山地、丘陵为主,多火山。气候炎热。农、林、矿产丰富。开发历史悠久,向为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地区。全国三个最大城市雅加达、万隆、泗水都在岛上。
  • 19、哇国1.古国名。即今南洋群岛的爪哇岛。因远在海外﹐迷迷茫茫﹐故多借指遥远虚无之处。
  • 20、哇人印度尼西亚人数最多的民族。另有少数在马来半岛等地。约7 633万人(1985年)。讲爪哇语。多信伊斯兰教,部分信基督教新教。男女均行割礼。主要从事农业,部分从事渔业和工业。
  • 21、牙官1.禁卫军将官。
  • 22、牙吏1.指作为羽翼的属吏。
  • 23、哇猿人也称“直立猿人”,简称“爪哇人”。世界上最早发现的猿人化石。其头盖骨、臼齿和左侧股骨化石,于1891年在印度尼西亚爪哇的更新世中期地层中被发现。根据形态特征判断,介于猿与人之间。
  • 24、牙之士爪牙:比喻辅佐的人。指勇敢的卫士或得力的助手。

嗜爪的相关查询

嗜爪的意思解释、嗜爪的拼音怎么读?